雖然畫意不畫形,形意兩全方筆老
出自宋代王炎《清老畫雙溪壁以詩謝之》:
老夫哦詩聳兩肩,落筆不停稱腹稿。
緣詩寫出無聲句,畫史追之誰得到。
為予壁上留真跡,水墨纖穠任揮掃。
石根竹樹極蕭森,中著羽蟲疑叫噪。
雖然畫意不畫形,形意兩全方筆老。
熟視時時自首肯,從旁見者皆稱好。
師言此亦吾余事,佛祖玄關(guān)須探討。
未宜直說色是空,不著色空斯見道。
注釋參考
雖然
雖然 (suīrán) ——用在上半句,下半句多用“但是”、“可是”、“卻”等與它呼應(yīng),表示承認(rèn)前邊的為事,但后邊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even if though; although 李大伯雖然年過六十,勞動勁頭卻比得上年輕的小伙子 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,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?!斞浮豆枢l(xiāng)》 雖然如此,雖是這樣;即使這樣 even so 善哉。雖然,公輸盤為我為云梯,必取宋?!赌印す敗?雖然,受地于先王,愿終守之,弗敢易!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》畫意
(1).指繪畫的意旨或意境?!稘h書·霍光傳》:“君未諭前畫意邪?立少子,君行 周公 之事?!薄缎彤嬜V·王維》:“ 維 善畫,尤精山水……其思致高遠(yuǎn),初未見於丹青,時時詩篇中已自有畫意?!?金 元好問 《祖唐臣所藏樗軒畫冊》詩之二:“牧笛無聲畫意工,水村煙景緑楊風(fēng)?!?明 袁宏道 《入盤山》詩:“分明真山子,的的有畫意。”
(2).指畫出意境、神情。 宋 歐陽修 《盤車圖》詩:“古畫畫意不畫形, 梅 詩詠物無隱情?!?宋 秦觀 《觀易元吉<獐猿圖>歌》:“ 易老 筆精湖海推,畫意忘形形更奇?!?元 夏文彥 《圖繪寶鑒·宋》:“﹝ 毛信卿 ﹞畫竹……自言大竹畫形,小竹畫意,得法於 趙牧之 ?!?/p>
形意
(1).舉措和心情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四:“ 建康 小吏 曹著 ,為 廬山 使所迎,配以女 婉 。 著 形意不安,屢屢求請退?!?/p>
(2).外形和神韻。 宋 梅堯臣 《觀居寧畫草蟲》詩:“今看畫羽蟲,形意兩俱足?!?/p>
兩全
兩全 (liǎngquán) 顧全雙方;成全兩個方面 be satisfactory to both parties;have regard for both demands 兩全其美 兩全的辦法方筆
指書法上的方形筆畫。 康有為 《廣藝舟雙楫·綴法》:“方用頓筆,圓用提筆……方筆便于作正書,圓筆便于作行草?!?/p>
王炎名句,清老畫雙溪壁以詩謝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