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滕岑《行路難》:
行路難,東南地傾水瀰漫。
三江五湖滄海寬,魚龍出沒肆神奸。
萬斛不勞一蹴翻,江水有潮溪有灘。
錢塘潮頭平越山,乘潮寄命呼吸間。
上灘篙挽寸步慳,下灘小跌淪奔湍。
我行河道差若安,亡奈眾堰為阻艱。
兩牛力盡費躋攀,咫尺猶如限重關(guān)。
行路難西南之險更莫言。
一山至有百八盤,猿猱欲上愁復(fù)還。
汝知憚行要登船。
恐汝膽落濆淖旋。
此去投北經(jīng)中原,崑崙萬里傾濁瀾。
一吞數(shù)舟歲常然,舟楫么麼吁難全。
陸行崤函車不前,況復(fù)羊腸萬屈蟠。
其余禹歷諸山川,深入無底高{左扌右致}天。
行路難,有如此,不如閉門且隱幾。
門前有地平如砥,無憂那憂勃堆起。
注釋參考
行路難
(1).行路艱難。亦比喻處世不易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詩:“風(fēng)塵荏苒音書絶,關(guān)塞蕭條行路難?!?唐 白居易 《太行路》詩:“行路難,不在水,不在山,只在人情反覆間?!?/p>
(2).樂府雜曲歌辭名。內(nèi)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。原為民間歌謠,后經(jīng)文人擬作,采入樂府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《行路難》三首都較著名?!稌x書·袁山松傳》:“初, 羊曇 善唱樂, 桓伊 能挽歌,及 山松 《行路難》繼之,時人謂之‘三絶’。” 陳去病 《少年行》之三:“勸君莫誦《行路難》,勸君莫復(fù)居 長安 。”
南地
南方地區(qū)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今攻 趙 ,北地入 燕 ,東地入 齊 ,南地入 楚 魏 ,則 秦 所得不一幾何,故不如因而割之,因以為 武安 功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悔賦》:“ 楚王 刻鶴,播徙南地?!?唐 賈島 《送人南歸》詩:“雖然南地遠(yuǎn),見説北人多?!薄端问贰け尽罚骸白h者言南地不宜牧馬。昨自牧養(yǎng),今二三年,已得馬數(shù)百?!?/p>
滕岑名句,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