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衍《翠蛟亭》:
一峰擎天維,下有萬斛水。
委蛇到澗壑,遇坎亦不止。
鳴鼉忽動地,濤怒生足底。
得非坤軸裂,驚視坐為起。
盆傾濺珠胎,鼎沸翻玉髓。
長蛟躩連卷,救首復救尾。
吾廬枕清淺,徒倚每自侈。
及茲睹奇觀,目眩顙有泚。
便欲逃世紛,置身巖穴里。
蓬瀛渺溟渤,對面不遺咫。
嗟余聞道晚,今始忘仕已。
重來三十年,恍若游故里,壯顏日凋瘁,浩志亦頹靡。
載歌蜀仙詩,此老元不死。
至今斯亭上,清風盈棐幾。
觀水必觀瀾,是中存妙理。
源泉何混混,有本故如此。
注釋參考
鳴鼉
(1).鼉鼓的響聲。 唐 薛能 《吳姬》詩之八:“樓臺重疊滿天云,殷殷鳴鼉世上聞?!?宋 范仲淹 《同年魏介之會上作》詩:“閑上碧江游畫鷁,醉留紅袖舞鳴鼉?!?/p>
(2).敲擊鼉鼓。 唐 皇甫松 《醉鄉(xiāng)日月·飲論》:“醉得意,宜艷唱,宣其和也;醉將離,宜鳴鼉,壯其神也。” 宋 黃庭堅 《寄袁守廖南卿》詩:“少得曲肱成夢蝶,不堪衙吏報鳴鼉?!?/p>
(3).鼉鼓。《敦煌變文集·張義潮變文》:“僕射即令整理隊伍,排比兵戈,展旗幟,動鳴鼉,縱八陣,騁英雄?!?/p>
動地
震撼大地。《公羊傳·文公九年》:“地震者何?動地也。”《北齊書·神武紀上》:“ 神武 親送之郊,雪涕執(zhí)別,人皆號慟,哭聲動地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“ 漁陽 鼙鼓動地來,驚破《霓裳羽衣曲》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七律·答友人》:“ 洞庭 波涌連天雪, 長島 人歌動地詩?!?/p>
怒生
蓬勃生長?!肚f子·外物》:“春雨日時,草木怒生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十六:“他國新林中的鮮芽受不足春之熱力,又何從怒生呢?”
足底
(1).腳底板?!对贰し郊紓鳌だ铌健罚骸?陜 帥 郭巨濟 病偏枯,二指著足底不能伸, 杲 以長針刺骫中,深至骨而不知痛,出血一二升,其色如墨?!?/p>
(2).腳底下。 明 吳承恩 《約庵周公升南京刑部尚書障詞》:“足底陽春行處滿,袖中經(jīng)濟拈來別?!?清 袁于令 《楚江情·護姬北上》:“仰天長笑出門去,應知足底是天涯。”
吳衍名句,翠蛟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