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腰鶴膝嘲希逸,春蚓秋蛇病子云
出自宋代蘇軾《和孔密州五絕 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》:
蜂腰鶴膝嘲希逸,春蚓秋蛇病子云。
醉里自書醒自笑,如今二絕更逢君。
注釋參考
蜂腰鶴膝
詩律八病中的兩種。蜂腰,指五言詩第二字與第五字同聲,言兩頭粗中間細,有如蜂腰;一說,指全句皆濁音而中一字清音者,謂之蜂腰。鶴膝,有三種說法:一為五言詩兩聯(lián)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聲;一為全句中首尾兩字平聲而第三字仄聲;一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濁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·總論》:“至平上去入,則余病未能,蜂腰鶴膝,閭里已具?!?金史肅 《別懷玉》詩:“蜂腰鶴膝曾搜句,兔角龜毛不論禪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阮龍光》:“詩不解蠭腰鶴膝,字不能蠆尾蠅頭,卯酉參商,隨筆湊合?!币嗍∽鳌?蜂鶴 ”。 宋 陳造 《贈張德恭》詩:“少日試推敲,未脫蜂鶴病?!眳⒁姟?八病 ”。
春蚓秋蛇
喻書法拙劣,婉曲無狀。語出《晉書·王羲之傳論》:“﹝ 蕭子云 ﹞僅得成書,無丈夫之氣,行行若縈春蚓,字字如綰秋蛇”。 宋 蘇軾 《龍尾硯歌》:“麤言細語都不擇,春蚓秋蛇隨意畫?!币嘧鳌?春蛇秋蚓 ”。 明 宋濂 《<史書會要>序》:“近世以來,徇末而忘本,濡毫行墨,春蛇秋蚓之連翩?!?/p>成語解釋比喻字寫得不好,彎彎曲曲,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跡。春蚓秋蛇出處《晉書·王羲之傳》:“行之若縈春蚓,字字如綰秋蛇?!笔褂美浞溲Q膝嘲希逸,春蚓秋蛇病子云。
蘇軾名句,和孔密州五絕 和流杯石上草書小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