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張炎《憶舊游》
記瓊筵卜夜,錦檻移春,同惱鶯嬌。暗水流花徑,正無風院落,銀燭遲銷。鬧枝淺壓髫髻,香臉泛紅潮。甚如此游情,還將樂事,輕趁冰消。飄零又成夢,但長歌裊裊,柳色迢迢。一葉江心冷,望美人不見,隔浦難招。認得舊時鷗鷺,重過月明橋。溯萬里天風,清聲謾憶何處簫。
注釋參考
萬里
萬里(1916- ) :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。山東東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國gong{1*1}產{1*1}黨。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、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。建國后,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、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、鐵道部部長、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、中央書記處書記、國務院副總理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。天風
風。風行天空,故稱。 漢 蔡邕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風,海水知天寒?!?唐 韓愈 《辛卯年雪》詩:“波濤何飄揚,天風吹旛旂。” 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賞春》:“好趁天風,直上青霄?!?郭沫若 《哀時古調》九:“天風吹,海浪流。滿懷悲憤事,聊以寄箜篌。”
清聲
(1).清亮的聲音。 漢 揚雄 《太玄賦》:“聽 su{1*1}女 之清聲,觀 宓妃 之妙曲?!?宋 梅堯臣 《秋日詠蟬》:“薄蛻聊依葉,清聲已出林。” 明 梁辰魚 《啄木兒·題閨中女郎》套曲:“聽清聲如柳外雛鶯?!?/p>
(2).清美的聲譽。 漢 蔡邕 《陳太丘碑文》:“奉禮終沒,休矣清聲?!?唐 元稹 《遣病》詩:“ 李三 三十九,登朝有清聲?!?明 楊慎 《貞靖李君阡贊》:“紹兩 馮 之清聲,戞二 陶 之玄韻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三:“予讀是文,覺 彭公 之直節(jié)清聲固令人有生不同時之慨,而 山公 之風趣亦藉可想見矣。”
(3).謂疾促之聲?!顿Y治通鑒·后周世宗顯德六年》:“昔 黃帝 吹九寸之管,得黃鐘正聲,半之為清聲,倍之為緩聲,三分損益之以生十二律。”
謾憶
隨意思憶。謾,通“ 漫 ”。 宋 張炎 《憶舊游》詞:“遡萬里天風,清聲謾憶何處簫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張炎名句,憶舊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