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近短墻通草徑
出自宋代方岳《用葉司理韻簡趙尉》:
灞橋曾系雪中鞍,本自無愁可得寬。
山雨吹燈留客醉,官梅隔屋挾詩寒。
月明烏鵲占佳晤,莼老鈣魚夢故關(guān)。
住近短墻通草徑。
卻須時一過方干。
注釋參考
短墻
矮墻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?吳子 門焉, 牛臣 隱於短墻以射之,卒?!?唐 白居易 《井底引銀瓶》詩:“妾弄青梅憑短墻,君騎白馬傍垂楊。” 清 蔣春霖 《一萼紅·墻角小梅未春忽放》詞:“短墻陰。怪東風(fēng)未到,春色已深深?!?/p>
通草
(1).木通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通草》:“有細(xì)細(xì)孔,兩頭皆通,故名通草,即今所謂木通也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通草》﹝集解﹞引 蘇頌 曰:“古方所用通草,皆今之木通?!?/p>
(2).即通脫木。 元 楊顯之 《酷寒亭》第二折:“這婦人生的通草般身軀,燈手樣手腳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通草》:“今之通草,乃古之通脫木也。 宋 《本草》:混注為一,名實(shí)相亂,今分出之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通草》﹝集解﹞引 蘇頌 曰:“俗間所謂通草,乃通脫木也?!?清 夏仁虎 《舊京瑣記·俗尚》:“仕宦平居多著靴,嫌其底重,乃以通草製之。”參見“ 通脫木 ”。
方岳名句,用葉司理韻簡趙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