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
出自明代王守仁《龍?zhí)兑棺罚?/h2>何處花香入夜清?石林茅屋隔溪聲。
。
幽人月出每孤往,棲鳥山空時一鳴。
。
草露不辭芒屨濕,松風(fēng)偏與葛衣輕。
。
臨流欲寫猗蘭意,江北江南無限情。
何處花香入夜清?石林茅屋隔溪聲。
。
幽人月出每孤往,棲鳥山空時一鳴。
。
草露不辭芒屨濕,松風(fēng)偏與葛衣輕。
。
臨流欲寫猗蘭意,江北江南無限情。
注釋參考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入夜
入夜 (rùyè) 到了晚上 at nightfall 入夜,工地上燈火通明石林
石林 (shílín) 含二氧化碳的水流溶蝕或侵蝕石灰?guī)r而形成的林立于地表的塔狀石炭巖 limestone tower 去南有石林風(fēng)景區(qū)茅屋
茅屋 (máowū) 用蘆葦、稻草等苫蓋屋頂?shù)暮喡孔?thatched cottage;hut溪聲
溪澗的流水聲。 唐 陳潤 《宿北樂館》詩:“庭木蕭蕭落葉時,溪聲雨聲聽不辨?!?宋 陸游 《登紫翠樓》詩:“水落溪聲壯,天寒山色奇?!?清 趙俞 《溪聲》詩:“卻笑溪聲忙底事,奔流偏欲到人間?!?葉圣陶 《記金華的兩個巖洞》:“隨著山勢,溪流時而寬,時而窄,時而緩,時而急,溪聲也隨時變換調(diào)子。”
王守仁名句,龍?zhí)兑棺?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