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曾伯《贈黃虛舟》:
君不見君家知命今師日,白衫騎驢人不識。
當(dāng)時畫作梁園圖,惟有龍眠老仙筆。
又不見異時知命離戌州,終身原學(xué)陶朱游。
能令太史為著語,此比西子同扁舟。
君今名在嫡孫行,數(shù)載浮家渚宮上。
秋風(fēng)細(xì)起鱸魚釣,落日馱成院花樣。
孤篷短轡萬兩奇,一朝復(fù)見江南詩。
風(fēng)流信是古難繼,亦有軒輊誰為之。
我知長耳困皁櫪,突市沖籬久狂蹶。
逢京光節(jié)僅免辱,入華陰{1-1}門幾遭詰。
不如小艇楓荻洲,水天碧處盟沙鷗。
凌波三嘆洛妃恨,招魂一洗湘累愁。
騎驢不下竟為惑,縱葦所之樂何極。
與今坐上嘲子瑜,爭似舟中懷李白。
奚庸二畝藜莧圖,足歸一枕黃粱娛。
持竿鼓枻貴適我,解鞍截鐙無從渠。
厥今龍眠麟筆不可復(fù),太史鸞膠尚堪續(xù)。
我亦苕溪漁隱徒,亦有水調(diào)遺子以一曲。
注釋參考
當(dāng)時
當(dāng)時 (dāngshí) 前文提到的或所指的那時 then;at that time;for the moment 當(dāng)時的形式 指過去發(fā)生某事的時候 now 蓋當(dāng)時未有雁蕩之名?!巍?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人民當(dāng)時給他重大榮譽 當(dāng)時 (dàngshí) 就在那個時刻;馬上 right;immediately;right away;at once 當(dāng)時就簽約雇用你畫作
猶畫成。 唐 杜甫 《畫鷹》詩:“素練風(fēng)霜起,蒼鷹畫作殊?!?宋 蘇軾 《書晁補之所藏與可畫竹》詩之二:“那將春蚓筆,畫作風(fēng)中柳?!?/p>
梁園
(1).即 梁苑 。 西漢 梁孝王 的 東苑 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送李十四山東游》詩:“ 梁 楚 多大蕃,高論動侯伯……立馬望東道,白云滿 梁園 ?!?明 沉受先 《三元記·祝壽》:“嘆 金谷 、 梁園 ,多少繁華一夢中?!?清 顧炎武 《梁園》詩:“ 梁園 詞賦想遺音,雕繢風(fēng)流遂至今?!?章炳麟 《梁園客》詩:“聞道 梁園 客最豪,山中 谷永 太蕭條?!眳⒁姟?梁苑 ”。
(2).借指皇室的宅第園林。 唐 魏元忠 《修書院學(xué)士奉敕宴梁王宅》詩:“大君敦宴賞,萬乘下 梁園 ?!?唐 張說 《安樂郡主花燭行》:“ 梁園 山竹凝云漢,仰望高樓在天半?!?/p>
(3).指 汴京 。今 河南省 開封市 。 宋 陳師道 《騎驢》詩之二:“獨無 錦里 驚人句,也得 梁園 畫作圖。” 任淵 注:“ 梁園 ,指 汴京 ?!?元 武漢臣 《生金閣》第一折:“拜辭了年高的父母,我一徑的取應(yīng)往 梁園 去。” 清 陳維崧 《采桑子·正月十二日從吳天石處獲讀緯云弟京邸春詞因和其韻》詞:“ 杜陵 諸弟飄零甚,幾陣離鴻。捩影長空。 燕市 、 梁園 類轉(zhuǎn)蓬?!?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的家室索隱》:“ 李白 與 宗氏 的結(jié)合,時期估計當(dāng)在 天寶 三年(公元744年),地點當(dāng)在 梁園 ( 河南 開封 )?!?/p>
(4).指劇場,戲園。 元 無名氏 《藍(lán)采和》第一折:“貧道觀看多時,見 洛陽 梁園棚內(nèi),有一伶人,姓 許 名 堅 ,樂名 藍(lán)采和 。” 元 湯式 《哨遍·新建構(gòu)欄教訪求贊》套曲:“這構(gòu)欄領(lǐng)鶯花獨鎮(zhèn)著乾坤內(nèi),便一萬座梁園也到不得?!?/p>
惟有
惟有 (wéiyǒu) 只有 only 我們都很高興,惟有他沉著臉龍眠
(1). 宋 代著名畫家 李公麟 的別號。 公麟 致仕后,歸老于 龍眠山 ,自號 龍眠居士 。 宋 蘇軾 《書林次中所得李伯時歸去來陽關(guān)二圖后》詩之一:“ 龍眠 獨識慇懃處,畫山陽關(guān)意外聲!” 元 馬臻 《題<唐十八學(xué)士圖>》詩:“后有 龍眠 傳此本,禮樂衣冠激流俗?!?明 徐渭 《觀音大士贊》:“真者有兩,畫者亦然,一似 道子 ,一似 龍眠 ,合兩為一,妙哉 俞子 之管?!?/p>
(2).指歸隱林下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下·張文和公風(fēng)鳶詩》:“ 文端 則賜金歸老,頤志龍眠,安慮野飆排撼乎?”
(3).山名。在 安徽 桐城 西北,與 舒城 、 六安 接界。借指 舒州 。 宋 王明清 《揮麈三錄》卷二:“ 元祐 中 舒州 有 李亮工 者,以文鳴薦紳間,與 蘇 黃 游,兩集中有與其唱和。而 李伯時 以善丹青,妙絶冠世,且好古博雅,多收 三代 以來鼎彝之類為《考古圖》。又有 李元中 ,字畫之工,追蹤 鐘 王 。時號 龍眠 三 李 ?!?清 蔣士銓 《第二碑·賡韻》:“﹝小生﹞姓 阮 名 劍彩 字 斗墟 , 楚 中 漢陽 人也。 龍眠 右族, 江 表名家。”
仙筆
(1).形容高超俊逸的詩文。 前蜀 貫休 《古意》詩之八:“常思 李太白 ,仙筆驅(qū)造化?!?/p>
(2).對善書者所用之筆的美稱。 宋 趙汝恂 《念奴嬌·壽蕭守》詞:“龍蛇飛動,醉墨揮仙筆?!?/p>
(3).仙人的筆跡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不知何日, 楊君 登城北 關(guān)帝祠 樓,戲書於壁,不署姓名,適有道士經(jīng)過,遂傳為仙筆。”
李曾伯名句,贈黃虛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