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山微出地,湖水遠(yuǎn)同天
出自宋代王禹偁《憶舊游寄致仕了倩寺丞》:
橋映家家柳,冱通處處蓮。
海山微出地,湖水遠(yuǎn)同天。
草沒潮泥上,沙明蟹火然。
應(yīng)隨白太守,十只洞庭船。
注釋參考
出地
指被侵奪的土地。《戰(zhàn)國策·魏策三》:“初時 惠王 伐 趙 ,戰(zhàn)勝乎 三梁 ,十萬之軍拔 邯鄲 , 趙氏 不割,而 邯鄲 復(fù)歸。 齊 人攻 燕 ,殺 子之 ,破故國, 燕 不割,而 燕國 復(fù)歸。 燕 趙 之所以國全兵勁,而地不并乎諸侯者,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?!?/p>
亦作“ 出的 ”。忽地,突然地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二:“ 法聰 出地過,誰人比得他驍果?” 元 尚仲賢 《單鞭奪槊》第三折:“我則見忽地戰(zhàn)馬交,出的棗槊起,颼的鋼鞭重?!?/p>
同天
謂共存于人世間。《晉書·列女傳·王廣女》:“吾聞父仇不同天,母仇不同地。”
王禹偁名句,憶舊游寄致仕了倩寺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