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誰疑年問甲子,純乾一氣健而息
出自宋代陽枋《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》:
黃梅雨陣歇窗紗,庚夢醒來槐月斜。
拜后拜前歡陸續(xù),老君謫仙同一家。
蟬冠醉倒金貂客,異香飄隨青犢車。
旋呼五馬博一笑,酒酣逸氣凌蒼霞。
培椿植桂弄梧碧,生捍不斷樹交花。
清凈何須餐沆瀣,抱素肯養(yǎng)瓊田鴉。
伯陽參同竊造化,高風(fēng)??涂粘碎?。
武陵溪深自流水,天臺云渺維胡麻。
神游八極亦法漫,大鵬希有爭雄夸。
藤床經(jīng)卷得真帝,五鼎三斧輕豪奢。
靜桃宿火熏日和,間引山泉烹粟芽。
自行自坐腳力輕,瘦筇擲棄龍槎枒。
從來參苓不到口,雙瞳鏡碧顏春華。
我向關(guān)頭伴尹喜,共乞刀圭期修遐。
阿誰疑年問甲子,純乾一氣健而息。
注釋參考
阿誰
疑問代詞。猶言誰,何人?!稑犯娂M吹曲辭五·紫騮馬歌辭》:“十五從軍征,八十始得歸。道逢鄉(xiāng)里人:‘家中有阿誰?’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龐統(tǒng)傳》:“ 先主 謂曰:‘向者之論,阿誰為失?’” 元 李好古 《張生煮海》第二折:“撥轉(zhuǎn)頂門關(guān)棙子,阿誰不是大羅仙?!?尹爟 《九月上越王臺》詩:“空教 陸賈 降雄策,此日 佗 城屬阿誰!”
疑年
(1).懷疑他人的年齡?!蹲髠鳌は骞辍份d: 晉悼夫人 食輿人之城 杞 者, 絳縣 人或年長矣,無子,而往與于食。同食者疑其年,使以實告。老者曰:“臣生之歲,正月甲子朔,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。其季於今三之一也?!?師曠 推斷老人為七十三歲。 史趙 、 士文伯 測算其日數(shù)為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。大夫 趙武 乃召老人而謝過,因授以田畝,任以為 絳縣 師。后遂以“疑年”指有才德的民間老人。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酬馮絳州早秋絳臺感懷見寄》詩:“武符頒美化,亥字訪疑年?!?/p>
(2).特指前人年齡有疑問而未能確定者。 清 錢大昕 有《疑年錄》四卷。
甲子
甲子 (Jiǎ-Zǐ) 干支紀年或記歲數(shù)時六十組干支輪一周稱一個甲子,共六十年 a cycle of sixty years 歲月,年歲 years一氣
一氣 (yīqì) 一舉,一次,不間斷地 at one go;without a break 一氣呵成 同一幫派,聲氣相通;同伙 collude;work hand in glove 他們通同一氣 一陣(多含貶義) a spell;a fit 瞎鬧一氣陽枋名句,壽李使君宣義父子同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