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汝謩《觀山》:
朅來快閣慰吾意,更說觀山傳舊年。
不憚筍輿穿草棘,只知野叟足林泉。
半空嵐影掛檐外,一徑?jīng)鲲\過酒邊。
料得涪山為拈出,當(dāng)時(shí)千盡不應(yīng)然。
注釋參考
筍輿
竹輿。 宋 王安石 《臺城寺側(cè)獨(dú)行》詩:“獨(dú)往獨(dú)來山下路,筍輿看得緑陰成?!?宋 陸游 《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》詩:“天風(fēng)吹筍輿,快若凌空游?!?清 趙翼 《山行雜詩》:“我老不能行,筍輿代步履?!?/p>
草棘
叢生的草木。比喻荒僻之地。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其得 漢 繒絮,以馳草棘中,衣袴皆裂敝,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永遇樂·檢校停云新種杉松戲作》詞:“古來池館,云煙草棘,長使后人悽斷?!?金 元好問 《十二月六日》詩:“草棘荒山雪,煙花故國春。”
野叟
村野老人。 唐 杜荀鶴 《亂后山居》詩:“野叟并田鉏暮雨,溪禽同石立寒煙。” 明 楊慎 《詞品·寫詞述懷》:“想山翁野叟,正爾高眠。” 歐陽山 《苦斗》七十:“這里面,有自稱野叟的大官兒。”
林泉
(1).山林與泉石。《梁書·處士傳·庾詵》:“經(jīng)史百家無不該綜,緯候書射,棊筭機(jī)巧,并一時(shí)之絶。而性記夷簡,特愛林泉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此箇閤兒雖小,其間趣不讓林泉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許渾》:“ 渾 樂林泉,亦慷慨悲歌之士,登高懷古,已見壯心?!?/p>
(2).指隱居之地。 唐 駱賓王 《上兗州張司馬啟》:“雖則放曠林泉,頗得閒居之趣?!薄杜f唐書·隱逸傳·崔覲》:“為儒不樂仕進(jìn),以耕稼為業(yè)……夫婦林泉相對,以嘯詠?zhàn)詩?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三回:“我自今以后,縱然終老林泉,便算榮逾臺閣?!?/p>
趙汝謩名句,觀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