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時宣義挽詞》:
奮發(fā)多難里,哀榮后夜中。
妙年推正行,末路見陰功。
風雨雙龍合,山川吊鶴空。
懸知青史上,又載一于公。
注釋參考
妙年
指少壯之年?!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?終軍 以妙年使 越 。” 唐 杜甫 《奉贈嚴八閣老》詩:“扈圣登黃閣,明公獨妙年?!?宋 賀鑄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眉宇有餘妍,初破瓜時正妙年?!?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贈行》:“你乘此妙年,正該出去應舉。” 茅盾 《清明前后》第一幕:“人在這樣情形下,既非圣賢,難免要有點牢騷,而 唐文君 雖在妙年,竟也象老婆子那樣咀碎?!?/p>
正行
(1).正直的行為?!蛾套哟呵铩栂露弧罚骸捌埑置褚?,安有遺道?茍遺民矣,安有正行?”《淮南子·繆稱訓》:“身有丑夢,不勝正行;國有妖祥,不勝善政?!?宋 曾鞏 《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》:“四方之往來者,或出語訕君,君不為之動也,其正行直道如此?!?/p>
(2).謂依軌道順行?!稘h書·天文志》:“夫歷者,正行也。古人有言曰:天下太平,五星循度,亡有逆行。”
(3).端正其行為?!渡袝髠鳌肪硪幌拢骸盁o過者,得復其圭以歸其國。其餘有過者,留其圭;能正行者,復還其圭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立節(jié)》:“吾聞古之士,怒則思理,危不忘義,必將正行以求之耳。” 三國 魏 鍾會 《母夫人張氏傳》:“夫人少喪父母,充成矦家,修身正行,非禮不動,為上下所稱述?!?/p>
(4).佛教語。謂清凈之正道。對邪行、雜行而言。《百喻經·乘船失釪喻》:“亦如外道,不修正行?!?/p>
末路
末路 (mòl(fā)ù) 路途的終點,比喻衰亡沒落的境地 dead end;end of the road 窮途末路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end陰功
(1) [secret merits]∶不為人所知的善行
(2) [good deed to the doer's credit in the nether world]∶同“陰德”
詳細解釋迷信的人指在人世間所做而在陰間可以記功的好事。 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之五:“豈非陰功著,乃致白日升?!?宋 蘇軾 《送蔡冠卿知饒州》詩:“知君決獄有陰功,他日老人酬 魏顆 ?!薄豆賵霈F形記》第一回:“不知道我們祖先,積了些什么陰功,今日都應在你一人身上!” 老舍 《趙子曰》第二十:“ 李順 指手畫腳的說:‘先生你看, 武先生 作了官,連我 李順 也跟著樂得并不上嘴,本來嗎,沒有祖上的陰功能作--’”
秦觀名句,時宣義挽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