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人既已矣,觸物但傷摧
出自唐代韋應(yīng)物《傷逝(此后十九首,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作)》:
染白一為黑,焚木盡成灰。
念我室中人,逝去亦不回。
結(jié)發(fā)二十載,賓敬如始來。
提攜屬時屯,契闊憂患災(zāi)。
柔素亮為表,禮章夙所該。
仕公不及私,百事委令才。
一旦入閨門,四屋滿塵埃。
斯人既已矣,觸物但傷摧。
單居移時節(jié),泣涕撫嬰孩。
知妄謂當(dāng)遣,臨感要難裁。
夢想忽如睹,驚起復(fù)徘徊。
此心良無已,繞屋生蒿萊。
注釋參考
斯人
(1).此人。《論語·雍也》:“斯人也,而有斯疾也?!?唐 杜甫 《殿中楊監(jiān)見示張旭草書圖》詩:“斯人已云亡,草圣秘難得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虞孚》:“飲食之人,則人賤之。斯人之謂也。” 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三章:“說來說去,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概?!?/p>
(2).猶斯民。指人民,百姓。 唐 元結(jié) 《與瀼溪鄰里》詩:“斯人轉(zhuǎn)貧弱,力役非無怨?!?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《<軍次實錄>序》:“小官等佩讀之餘,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,啟斯人之聾瞶。”
既已
(1).已經(jīng)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子治天下,天下既已治矣?!?晉 陸機(jī) 《豫章行》:“前路既已多,后涂隨年侵?!?/p>
(2).已經(jīng)過去;已經(jīng)完結(jié)?!稘h書·外戚傳下·定陶丁姬》:“太后以為既已之事,不須復(fù)發(fā)。”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北使洛》詩:“蓬心既已矣,飛薄殊亦然。” 宋 歐陽修 《時論·塞垣》:“近世 晉高祖 建 義并門 ,得戎王為援,既已,乃以 幽 、 薊 、 山后 諸郡為 邪律 之壽?!?/p>
(3).既然已經(jīng)。 宋 蘇軾 《石鼓》詩:“六經(jīng)既已委灰塵,此鼓亦當(dāng)遭擊剖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在現(xiàn)代中國的孔夫子》:“既已厭惡和尚,恨及袈裟,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的器具,也從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?!?/p>
觸物
接觸景物、事物。 晉 張載 《七哀詩》之二:“哀人易感傷,觸物增悲心?!?唐 盧綸 《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》詩:“持杯凝遠(yuǎn)睇,觸物結(jié)幽情?!?/p>
傷摧
(1).悲傷。 晉 潘岳 《寡婦賦》:“顧影兮傷摧,聽響兮增哀?!?/p>
(2).傷亡。 清 張維屏 《三將軍歌》:“ 英 夷犯 上海 ,公守西炮臺,以炮擊夷兵,夷兵多傷摧?!?/p>
韋應(yīng)物名句,傷逝(此后十九首,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