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灰竟欲焚安國,書牘誰將念絳侯
出自宋代蘇頌《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》:
防人不善自為謀,對吏方知口起羞。
本為追胥寬逮系,何期僚屬致增尤。
溺灰竟欲焚安國,書牘誰將念絳侯。
惟有丹誠貫金石,風波飄蕩任沈浮。
注釋參考
安國
(1).使國家安定。《孫子·火攻》:“故明君慎之,良將警之,此安國全軍之道也?!?張預 注:“君常慎于用兵,則可以安國?!薄妒酚洝ぜ赤嵙袀鳌罚骸肮珵檎?,上不能襃先帝之功業(yè),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,安國富民,使囹圄空虛,二者無一焉?!?隋 王通 《文中子·周公》:“其應天順命安國濟民乎!是以 武王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 紂 , 齊桓 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 周 。”
(2).安定的國家。《呂氏春秋·大諭》:“故曰:天下大亂無有安國,一國盡亂無有安家,一家皆亂無有安身。”
(3).古國名。故地在今 蘇聯(lián) 烏茲別克共和國 布哈拉 一帶。為 昭武 諸國之一。
(4).參閱《舊唐書·音樂志二》。
(5).復姓。 漢 有 安國少季 。見《史記·南越列傳》。
書牘
書牘 (shūdú) 書信 letter 書牘盈案絳侯
漢 周勃 以布衣從 高祖 定天下,賜爵列侯,剖符世世勿絕。食 絳 八千一百八十戶,號 絳侯 。 勃 為人樸質敦厚, 高祖 以為可托大事。 高祖 崩, 勃 與 陳平 定計誅諸 呂 ,立 文帝 ,以功為右丞相。見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。后用為受遺詔輔國之典。 唐 李華 《雜詩》之五:“ 絳侯 與 博陸 ,忠樸受遺顧?!?/p>
蘇頌名句,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