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陶淵明《有會而作》:
弱年逢家乏,老至更長饑。
菽麥實所羨,孰敢慕甘肥!惄如亞九飯,當暑厭寒衣。
歲月將欲暮,如何辛苦悲。
常善粥者心,深念蒙袂非。
嗟來可足吝,徒沒空自遺。
斯濫豈攸志,固窮夙所歸。
餒也已矣夫,在昔余多師。
注釋參考
菽麥
(1).豆與麥。《詩·豳風·七月》:“黍稷重穋,禾麻菽麥?!薄抖Y記·內則》:“饘酏酒醴,芼羹菽麥?!?清 黃燮清 《十一月朔大雪》詩:“松柏無完枝,菽麥斷萌蘗?!?/p>
(2).比喻極易識別的事物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八年》:“ 周子 有兄而無慧,不能辨菽麥。”《三國志·蜀志·彭羕傳》:“愚夫不為也,況僕頗別菽麥者哉!” 南朝 梁 劉孝標 《辯命論》:“聞言如響,智昏菽麥,神之辨也?!?/p>
甘肥
(1).指美味?!俄n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:“寡人甘肥周於堂,巵酒豆肉集於宮。” 晉 陶潛 《有會而作》詩:“菽麥實所羨,孰敢慕甘肥。” 宋 蘇軾 《祭吳子野文》:“有疾不藥,但卻甘肥?!?/p>
(2).肥腴;豐美。 宋 梅堯臣 《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》:“白魚甘肥網可得,公酒美滑杯可持。”《明史·倪岳傳》:“蓋緣 河套 之中,水草甘肥,易於屯牧,故賊頻據(jù)彼地,擁眾入掠?!?/p>
九飯
(1).謂“尸”受飯九次。古代祭禮,由活人扮“尸”代表被祭者受飯,受飯次數(shù)因尊卑而不同。士之禮為九飯?!秲x禮·有司》:“尸又三飯” 漢 鄭玄 注:“士九飯,大夫十一飯,其餘有十三飯、十五飯?!?/p>
(2). 漢 劉向 《說苑·立節(jié)》:“ 子思 居於 衛(wèi) ,緼袍無表,三旬而九食。”后以“九飯”喻貧寒。 晉 陶潛 《有會而作》詩:“惄如亞九飯,當暑厭寒衣?!?/p>
寒衣
寒衣 (hányī) 冬天御寒的衣服,如棉衣,棉褲等 winter clothing 就居求寒衣?!顿Y治通鑒·唐紀》陶淵明名句,有會而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