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商鞅《商君書·禁使》:
摘自《商君書·禁使》
解釋:飛蓬能行千里的原因,是憑借了風的勢力。
原文摘要:
人主之所以禁使者,賞罰也。賞隨功,罰隨罪。故論功察罪,不可不審也。夫賞高罰下,而上無必知其道也,與無道同也。凡知道者,勢、數(shù)也。故先王不恃其強,而恃其勢;不恃其信,而恃其數(shù)。今夫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,乘風之勢也;探淵者知千仞之深,縣繩之數(shù)也。故托其勢者,雖遠必至;守其數(shù)者,雖深必得。今夫幽夜,山陵之大,而離婁不見;清朝日,則上別飛鳥,下察秋豪。故目之見也,托日之勢也。得勢之至,不參官而潔,陳數(shù)而物當。今恃多官眾吏,官立丞、監(jiān)。夫置丞立監(jiān)者,且以禁人之為利也;而丞、監(jiān)亦欲為利,則何以相禁?故恃丞、監(jiān)而治者,僅存之治也。通數(shù)者不然也。別其勢,難其道,故曰:其勢難匿者,雖跖不為非焉。故先王貴勢?;蛟唬骸叭酥鲌?zhí)虛、后以應,則物應稽驗;稽
注釋參考
今夫
發(fā)語詞?!抖Y記·中庸》:“今夫天,斯昭昭之多,及其無窮也……今夫地,一撮土之多,及其廣厚。”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古書發(fā)端之詞例》:“《禮記·中庸篇》‘今夫天’一節(jié),四用‘今夫’為發(fā)端,此近人所習用者;乃或變其文為‘今是’?!薄墩撜Z·季氏》:“今夫 顓臾 固而近於 費 ?!薄妒酚洝し饿铝袀鳌罚骸敖穹?韓 、 魏 ,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敘》:“今夫財用不足國非貧,人材不競之謂貧?!?/p>
飛蓬
(1).指枯后根斷遇風飛旋的蓬草。《詩·衛(wèi)風·伯兮》:“自伯之東,首如飛蓬?!薄渡叹龝そ埂罚骸帮w蓬遇飄風而行千里,乘風之勢也。”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·總論》:“或骨橫朔野,或魂逐飛蓬?!?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三五:“游子如飛蓬,佳人曠千里?!?/p>
(2).比喻輕微的事物?!豆茏印ば蝿荨罚骸帮w蓬之問,不在所賓?!?許維遹 案:“飛蓬,言其輕微也。‘問’應作‘間’,‘間’與‘諫’通。諫而不聽者謂之輕微之諫?!?/p>
(3).比喻蓬亂的頭發(fā)。 晉 左思 《白發(fā)賦》:“髮乃辭盡,誓以固窮。昔臨玉顏,今從飛蓬。” 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會內》:“孤身何幸脫樊籠,兩鬢飛蓬,半世漂蓬?!?清 唐孫華 《夏重談金陵舊事》詩:“復有故宮妃,飛蓬亂雙髲?!?/p>
(4).比喻行蹤飄泊不定。《北齊書·文苑傳·顏之推》:“嗟飛蓬之日永,恨流梗之無還?!?唐 李白 《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》詩:“飛蓬各自遠,且盡手中杯。”
飄風
飄風 (piāofēng) 旋風;暴風 blinding wind 四時之內,飄風怒吹,或西發(fā)西洋,或東起北海,旁午交扇,無時而息。——[英] 赤胥黎著·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乘風乘風 (chéngfēng) 順風;憑借風力 with fair wind 乘風向法國駛去商鞅名句,商君書·禁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