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答裴送序意》:
我欲書之許子有書贈(zèng),為我書為學(xué)勿所偏。
誠知子心苦愛我,欲我文字無不全。
居常見我足吟詠,乃以述作為不然。
始曰子知今則否,固亦未能無諭焉。
我於詩言豈徒爾,因事激風(fēng)成小篇。
辭雖淺陋頗克苦,未到二雅未忍捐。
安取唐季二三子,區(qū)區(qū)物象磨窮年。
苦苦著書豈無意,貧希祿廩塵俗牽。
書辭辯說多碌碌,吾敢虛語同后先。
唯當(dāng)稍稍緝銘志,愿以直法書諸賢。
恐子未諭我此意,把筆慨嘆臨長川。
注釋參考
徒爾
徒然,枉然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異記》卷四:“石犬不可吠,銅駞徒爾為?!?唐 李頎 《放歌行答從弟墨卿》:“徒爾當(dāng)年聲籍籍,濫作詞林兩京客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感流亡》詩:“文翰皆徒爾,放逐固宜然?!?明 方孝孺 《祭宋仲珩》:“乃知小人,徒爾紛紛?!?朱琦 《感事》詩:“難虞正須才,孤憤亦徒爾。”
小篇
短篇詩文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探賾》:“歷觀古之學(xué)士,為文以諷其上者多矣。若 齊冏 失德,《豪士》於焉作賦; 賈后 無道,《女史》由其獻(xiàn)箴。斯皆短什小篇,可率爾而就也。” 宋 梅堯臣 《答裴送序意》詩:“我於詩言豈徒爾,因事激風(fēng)成小篇?!?清 曾國藩 《圣哲畫像記》:“ 韓 柳 有作,盡取 揚(yáng) 馬 之雄奇萬變,而內(nèi)之於薄物小篇之中,豈不詭哉!”
梅堯臣名句,答裴送序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