淵明千載幸同調(diào),老我此際方悠然
出自宋代樓鑰《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》:
五載杜門居海角,無復(fù)翻階賦紅藥。
自憐荒徑菊猶存,夕餐空待秋英落。
眼明喜見綠叢叢,始也抽苗今滿握。
扶筇著意養(yǎng)孤芳,荊棘旁連細(xì)開斫。
天香入骨徐吐芬,中有秋風(fēng)非外鑠。
傳聞南堂有佳種,愿過屠門思大嚼。
頗亦有意欲見之,此意未容兒輩覺。
乃知便許移芳根,不止園官供小摘。
要令壽客來駢肩,何用潭水求延年。
有時採之東籬邊,不覺南山在眼前。
淵明千載幸同調(diào),老我此際方悠然。
西風(fēng)吹花日夜急,散金坐看開田田。
兩詩先到衡門下,思向平臺尋戲馬。
從君九日去行樂,莫為登高淚盈把。
注釋參考
淵明
深遠(yuǎn)明達(dá)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志》:“非淵明弘鑒,則中興之業(yè),何容易哉?”
千載
千年。形容歲月長久。《漢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於是羣臣乃盛陳‘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,千載同符’?!?唐 韓愈 《歧山下》詩:“自從 公旦 死,千載閟其光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三年喪》:“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,力阻浮議,使千載之陋,更於一旦。”
同調(diào)
同調(diào) (tóngdiào) 音調(diào)相同 same tone 比喻志趣或主張相同的人 person with same common purpose or taste 引為同調(diào)老我
老人的自稱。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送黃成父還朝》詞:“老我伴身惟有影,倚徧風(fēng)軒月榭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和信守鄭舜舉蔗庵韻》詞:“羊腸九折歧路,老我慣經(jīng)從?!?金 李純甫 《送李經(jīng)》詩:“髯 張 元是人中雄,喜如俊鶻盤秋空。怒如怪獸拔枯松,老我不敢嬰其鋒?!?/p>
此際
此時,這時候。 宋 秦觀 《滿庭芳》詞:“銷魂。當(dāng)此際,香囊暗解,羅帶輕分?!?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密籌》:“生平絶少皺眉時,此際偏教愁絶。” 清 陳天華 《猛回頭》:“我們到了那個時節(jié),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,還有什么好處呢!咱家想到此際,把做官的念頭丟了,只想把我們的同種救出苦海?!?/p>
悠然
悠然 (yōurán) 安閑、閑適的樣子 be carefree and content 悠然自得 深遠(yuǎn)的樣子 profound and lasting 形容韻味未盡 far-reaching 余韻悠然 久遠(yuǎn)的樣子;遼闊的樣子 far away;long;distant 年代悠然樓鑰名句,秋雨兀坐王原慶攜孫吉父菊花倡和見過有分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射擊飛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