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姚鵠《書情獻知己》:
日日恨何窮,巴云舊隱空。
一為棲寓客,二見北歸鴻。
有道期攀桂,無門息轉(zhuǎn)蓬。
賃居將罄比,乞食與僧同。
花月登臨處,江山悵望中。
眾皆輕病驥,誰肯救焦桐。
坐惜春還至,愁吟夜每終。
谷寒思變律,葉晚怯回風(fēng)。
謁蔡慚王粲,憐衡冀孔融。
深恩知尚在,何處問窮通。
注釋參考
寓客
寄居他鄉(xiāng)的人;外來暫住的旅客。 宋 洪邁 《夷堅丁志·鼎州汲婦》:“ 鼎州 開元寺 多寓客,數(shù)客同坐寺門,見婦人汲水?!薄肚迨犯濉な池浿疽弧罚骸捌淇偷炅罡髁⒁徊荆瑫⒖托彰欣?,以便稽察?!?魯迅 《彷徨·弟兄》:“忽然遠遠地有一陣腳步聲進來,立刻使他跳起來了,走出房去,卻知道是對面的寓客?!?/p>
二見
佛教指古 印度 對人死后的兩種錯誤見解,即“斷見”(謂人死后一切皆無)和“常見”(謂人死后靈魂常住), 唐 實叉難陀 譯本《大乘入楞伽經(jīng)》卷五:“ 大慧 ,無縛無脫。墮於二見,自心分別,有縛有脫。何以故?以不能知諸法有無故?!?唐 李邕 《岳麓寺碑》:“去二見而入流,率一心而辦事?!?/p>
歸鴻
歸雁。詩文中多用以寄托歸思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贈秀才入軍》詩之四:“目送歸鴻,手揮五絃?!?唐 張喬 《登慈恩寺塔》詩:“斜陽越鄉(xiāng)思,天末見歸鴻?!?宋 王安石 《送陳景初》詩:“ 長安 何日到,一一問歸鴻。” 明 楊珽 《龍膏記·酬詠》:“十年流落賦歸鴻,誰傍昏衢駕燭龍?!?/p>
姚鵠名句,書情獻知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