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見為低訴,余恨更匆匆
出自宋代劉辰翁《水調(diào)歌頭(余初入建府,觸妓于馬上。后于酒邊,妓自言,故賦之)》:
雨聲深院里,歌扇小樓中。
當(dāng)時飛燕馬上,妖艷為誰容。
嬌顫須扶未穩(wěn),腰褭輕籠小駐,玉女最愁峰。
掠鬢過車驟,回首意沖沖。
。
寶釵斜,云鬢亂,幾曾逢。
誰知去三步遠,此痛與君同。
玉箸殘妝誰見,獺髓輕痕妙補,粉黛不須濃。
重見為低訴,余恨更匆匆。
注釋參考
余恨
不盡的恨怒;遺憾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於是 要離 席闌至舍,誡其妻曰:‘我辱勇士 椒丘訢 於大家之喪,餘恨蔚恚,暝必來也。慎無閉吾門?!?晉 傅玄 《怨歌行·朝時篇》:“ 涂山 有餘恨,詩人詠《采葛》?!?元 楊維楨 《新枝海棠》詩:“梅郎底事多餘恨,怪殺珊瑚不肯書。”
匆匆
匆匆 (cōngcōng) 急急忙忙的樣子 hurriedly;hastily 老栓匆匆走出,給他泡上茶?!?魯迅《藥》劉辰翁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余初入建府,觸妓于馬上。后于酒邊,妓自言,故賦之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