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張先《泛清苕》
綠凈無痕,過曉霽清苕,鏡里游人。紅柱巧,彩船穩(wěn),當(dāng)筵主、秘館詞臣。吳娃勸飲韓娥唱,競艷容、左右皆春。學(xué)為行雨,傍畫槳,從教水濺羅裙。溪煙混月黃昏。漸樓臺上下,火影星分。飛檻倚,斗牛近,響簫鼓、遠破重云。歸軒未至千家待,掩半妝、翠箔朱門。衣香拂面,扶醉卸簪花,滿袖馀煴。
注釋參考
為行
(1).謂行仁義之事?!肚f子·盜跖》:“ 子張 問於 滿茍得 曰:‘盍不為行?’” 成玄英 疏:“何不為仁義之行乎?”
(2).行為?!逗鬂h書·馬援傳》:“ 保 仇人上書,訟 保 為行浮薄,亂羣惑眾?!?/p>
從教
(1).聽從教導(dǎo)?!俄n非子·詭使》:“無二心私學(xué),聽吏從教者,則謂之陋?!?/p>
(2).指信教的人;教徒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江楚黜教》:“ 羅 至 撫州 中途,憩息於從教 陳 姓之宅。”
(3).指脅從、受教唆的人。 清 魏源 《陜西按察使贈布政使嚴公神道碑銘》:“以其間縛悍 回 於 華 渭 ,禽餘匪於 寧羌 城固 ,皆治渠魁,寬脅從,曰:‘吾但治從逆,不治從教?!?/p>
(4).從此使得;從而使。 唐 韓偓 《偶見》詩:“千金莫惜旱蓮生,一笑從教 下蔡 傾。”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余愛其晚年佳句,如:‘廢書祇覺心無著,少飲從教睡亦清?!?/p>
(5).聽任;任憑。 宋 韋驤 《菩薩蠻》詞:“白髮不須量,從教千丈長?!?明 高啟 《夜雨》詩:“醉來獨滅青燈臥,風(fēng)雨從教滴夜長?!?清 錢謙益 《團扇篇》詩:“從教妾扇經(jīng)秋掩,但愿君心并月圓?!?/p>
羅裙
絲羅制的裙子。多泛指婦女衣裙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別賦》:“攀桃李兮不忍別,送愛子兮霑羅裙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鈿頭云篦擊節(jié)碎,血色羅裙翻酒污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閬州行》:“將書封斷指,血淚染羅裙?!?/p>
張先名句,泛清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