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為善之心,不必邀為善之名。
出自清代 王永彬《圍爐夜話·第五五則》:
摘自《圍爐夜話·第五五則》
解釋:抱著做善事之心的人,不必要求得“善人”的名聲。
原文摘要:
習(xí)讀書之業(yè),便當(dāng)知讀書之樂;存為善之心,不必邀為善之名。
注釋參考
為善
猶行善。《書·泰誓中》:“我聞吉人為善,惟日不足?!薄秶?guó)語·齊語》:“夫是,故民皆勉為善?!?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辯命論》:“為善一,為惡均,而禍福異其流,廢興殊其跡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上·結(jié)構(gòu)》:“勸使為善,誡使勿惡。”
不必
不必 (bùbì) 無須,不一定,沒有必要 need not;not have to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。——唐·韓愈《師說》王永彬名句,圍爐夜話·第五五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