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司空圖《感時(shí)》
好鳥無惡聲,仁獸肯狂噬。寧教鸚鵡啞,不遣麒麟細(xì)。
人人語與默,唯觀利與勢。愛毀亦自遭,掩謗終失計(jì)。
注釋參考
無惡
不憎恨。《詩·周頌·振鷺》:“在彼無惡,在此無斁。”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楚莊王》:“《詩》云……‘無怨無惡,率由羣匹’,此之謂也?!?唐 韓愈 《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銘》:“公之初志,不以事累,僶勉以隨,亦貴於位,無怨無惡,中以自寳。”
沒有xie{1|1}惡意念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深察名號(hào)》:“栣眾惡於內(nèi),弗使得發(fā)於外者,心也,人之受氣茍無惡者,心何栣哉。”
仁獸
麒麟的別名。古代傳說麒麟口不食生物,足不踐生草,有王者則至,為仁德之獸?!豆騻鳌ぐЧ哪辍罚骸镑胝?,仁獸也。有王者則至。”《文選·劉禎<公宴詩>》:“靈鳥宿水裔,仁獸游飛梁。” 劉良 注:“仁獸,麟也?!?/p>
狂噬
(1).瘋狂地咬噬。 唐 司空圖 《感時(shí)》詩:“好鳥無惡聲,仁獸肯狂噬?”
(2).喻肆意誣陷。 清 黃六鴻 《福惠全書·蒞任·稟帖贅說》:“卑職無能執(zhí)此案而訊其狂噬耳?!?/p>
司空圖名句,感時(shí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