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絕聞詩語,疏通豈法流
出自宋代蘇軾《用前韻再和許朝奉》:
高門元世舊,客路晚追游。
清絕聞詩語,疏通豈法流。
傳家有衣缽,斷獄盡春秋。
邂逅陪車馬,尋芳謝朓洲。
凄涼望鄉(xiāng)國,得句仲宣樓。
恨賦投湘水,悲歌祀柳州。
何如五字律,相與一樽留。
更約登塵外,歸時月滿舟。
注釋參考
清絕
(1).形容美妙至極。 唐 李山甫 《山中覽劉書記新詩》詩:“記室新詩相寄我,藹然清絶更無過。” 宋 陸游 《小雨泛鏡湖》詩:“吾州清絶冠 三吳 ,天寫云山萬幅圖?!?清 陳維崧 《琵琶仙·泥蓮庵夜宿同子萬弟與寺僧閑話》詞:“且啜茶瓜,休論塵世,此景清絶?!?鄧方 《冬月閱國初諸家詩因題絕句》之二:“獨有 愚山 愛敦厚,五言清絶似 瀟湘 。”
(2).凄清至極。 晉 陸云 《與兄平原書》之十一:“昔讀《楚辭》,意不大愛之,頃日視之,實自清絶滔滔?!?唐 杜甫 《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》詩:“浩歌淥水曲,清絶聽者愁?!?宋 蘇舜欽 《和子履雍家園》:“珍禽不可見毛羽,數(shù)聲清絶如哀彈?!?清 周亮工 《舟中蟋蟀》詩:“清絶是何音,遙遙損客心?!?/p>
(3).清雅至極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十四·茉莉》:“又有似末利而瓣大,其香清絶者,謂之狗牙,亦名雪瓣,海南有之?!?清 陳維崧 《百字令·題徐晉遺表弟所畫牡丹圖并以志悼》詞:“璧人年少。記臨風(fēng)側(cè)帽,姿尤清絶?!?/p>
詩語
詩的語言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其威儀足以充目,音聲足以動耳,詩語足以感心,故聞其音而德和,省其詩而志正,論其數(shù)而法立?!?宋 劉攽 《和楊十七傷蘇子美》:“窮途詩語尤慨慷,暮年筆法加豪逞?!?郭沫若 《我的作詩的經(jīng)過》:“詩語的定型反復(fù),是受著 華格訥 歌劇的影響。”
疏通
疏通 (shūtōng) 清除阻塞,使水流或交通暢通 dredge 疏通田間的排水溝 調(diào)解雙方的爭執(zhí);消除相互隔閡 mediate between two parties法流
(1).佛教語。相續(xù)不絕的佛法。 南朝 梁元帝 《謝敕送齊王瑞像還啟》:“身持凈戒,心抃法流?!?唐 王維 《為舜闍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》:“宿修梵行,愿在法流者,覆以慚媿之衣,落其煩惱之髮?!?/p>
(2).佛教語。佛法流傳。 南朝 梁 慧皎 《<高僧傳>序》:“然法流東土,蓋由傳譯之勛?!?/p>
蘇軾名句,用前韻再和許朝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