讎書發(fā)跡官雖屈,負米安親路不賒。
出自唐朝羅隱《送魏校書兼呈曹使君》
亂離無計駐生涯,又事東游惜歲華。村店酒旗沽竹葉,
野橋梅雨泊蘆花。讎書發(fā)跡官雖屈,負米安親路不賒。
應(yīng)見使君論世舊,掃門重得向曹家。
注釋參考
讎書
亦作“讐書”。校書。 唐 柳宗元 《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》:“讎書宮闈,佐職于京?!?宋 曾鞏 《寄鄆州邵資政》詩:“鈆筆讐書客,朱轓守土臣?!?清 龔自珍 《城南席上謠一名嘲十客謠一名聒聒謠》:“一客談讎書,蝨脛偏旁大排比?!?/p>
發(fā)跡
發(fā)跡 (fājì) 指人脫離困頓狀況而得志、興起 (of a poor man)gain fame and fortune;rise to power and position 他的發(fā)跡史不值一提負米
謂外出求取俸祿錢財?shù)纫孕B(yǎng)父母?!犊鬃蛹艺Z·致思》:“ 子路 見於 孔子 曰:‘負重涉遠,不擇地而休;家貧親老,不擇祿而仕。昔 由 也,事二親之時,常食藜藿之實,為親負米百里之外?!?宋 司馬光 《送伯淳監(jiān)汝州酒》詩:“惟知負米樂,不覺抱關(guān)卑。” 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碑帖·家刻》:“ 乾隆 五十三四年間,始出門負米,初為 畢秋帆 尚書刻《經(jīng)訓堂帖》十二卷,又自臨 漢 碑數(shù)種?!?/p>
安親
使父母安寧;孝養(yǎng)父母。《后漢書·皇后紀上·明德馬皇后》:“夫至孝之行,安親為上?!?唐 獨孤及 《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》詩:“充賦名今遂,安親事不違?!?唐 戴叔倫 《逢友生言懷》詩:“安親非避地,羈旅十餘年。”
羅隱名句,送魏校書兼呈曹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