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佇登翹館,吾惟釣富春
出自宋代方回《次韻張師道慶予七十》:
齋沐披來卷,焚香道主臣。
誤蒙玉堂老,垂顧草廬人。
帝所聞韶奏,朝廷掌制綸。
屬請長孺告,肯逐子云貧。
公佇登翹館,吾惟釣富春。
骨將埋冢墓,心敢望陶鈞。
百歲倒七指,萬形歸一塵。
莊生真浪語,豈有八千椿。
注釋參考
翹館
1.漢公孫弘為宰相,設(shè)翹材館,以羅致天下人才。見《西京雜記》卷四。后因以"翹館"謂招致才學(xué)穎異之士的館舍。富春
(1).指 富春山 或 富春江 。泛指古 富春 地區(qū)。 唐 韓翃 《送王少府歸杭州》詩:“歸舟一路轉(zhuǎn)青蘋,更欲隨潮向 富春 ?!?唐 王維 《送李判官赴江東》詩:“樹色分 揚(yáng)子 ,潮聲滿 富春 ?!?元 張憲 《投贈(zèng)周元帥十韻》:“ 恩波 城外柳,長拂 富春 潮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馀韻》:“年年垂釣鬢如銀,愛此江山勝 富春 ;歌舞叢中征戰(zhàn)裡,漁翁都是過來人?!眳⒁姟?富春江 ”。
(2).古縣名。 秦 置, 漢 因之,治所在今 浙江 富陽 。 晉 太元 中避 鄭太后 諱,改名 富陽 。 五代 吳越 時(shí)復(fù)名 富春 , 宋 太平興國 三年(公元978年)又改 富陽 。 三國 吳 曾為 安東郡 治所。 晉 陸機(jī) 《吳趨行》詩:“ 大皇 自 富春 ,矯首頓世羅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富春渚》詩:“宵濟(jì) 漁浦 潭,旦及 富春 郭?!?郁達(dá)夫 《西歸雜詠》之八:“風(fēng)月三年別 富春 ,東南車馬苦沙塵。”
方回名句,次韻張師道慶予七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