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識潮頭高幾許,越山渾在浪花中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》
定知玉兔十分圓,已作霜風(fēng)九月寒。
寄語重門休上鑰,夜潮留向月中看。
萬人鼓噪懾吳儂,猶似浮江老阿童。
欲識潮頭高幾許,越山渾在浪花中。
江邊身世兩悠悠,久與滄波共白頭。
造物亦知人易老,故教江水更西流。
吳兒生長狎濤淵,冒利輕生不自憐。
東海若知明主意,應(yīng)教斥鹵變桑田。
(是時(shí)新有旨禁弄潮。
)江神河伯兩醯雞,海若東來氣吐霓。
安得夫差水犀手,三千強(qiáng)弩射潮低。
(吳越王嘗以弓弩射潮頭,與海神戰(zhàn),自爾水不近城。
)
注釋參考
潮頭
潮水的浪峰。 唐 竇常 《北固晚眺》詩:“山趾北來固,潮頭西去長?!薄端疂G傳》第一一九回:“寺內(nèi)眾僧,推開窗,指著那潮頭,叫 魯智深 看。” 郭沫若 《楚霸王zi{1-1}殺》:“人馬的聲音終和潮頭一樣,涌進(jìn)視野里來了?!?/p>
高幾
高足的桌子。 宋 梅堯臣 《和孫端叟蠶具·高幾》:“桑柔不倚梯,摘桑賴高幾,每於得葉易,曾靡憂校披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四十回:“誰素日愛吃的,揀樣兒做幾樣,也不要按桌席,每人跟前擺一張高幾,各人愛吃的東西一兩樣?!?/p>
浪花
(1) [spray;spindrift]∶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(diǎn)和泡沫
(2) [specific episode of sb.'s life;specific phenomenon]∶比喻生活中的特殊片段或現(xiàn)象
(3) [expense freely]∶隨意亂花
詳細(xì)解釋(1).亦作“ 浪華 ”。波浪互相沖擊或拍擊在別的東西上激起的水點(diǎn)和泡沫?!端囄念惥邸肪砭哦?南朝 梁元帝 《鴛鴦賦》:“朝浮兮浪華,夜集兮江沙?!?唐 李白 《姑熟十詠·天門山》:“岸映松色寒,石分浪花碎。” 宋 陸游 《雨中獨(dú)坐》詩:“ 馬目山 頭雨腳昏, 龍津橋 下浪花翻?!?魯迅 《野草·死火》:“當(dāng)我幼小的時(shí)候,本就愛看快艦激起的浪花,洪爐噴出的烈焰?!?/p>
(2).不結(jié)果實(shí)的花。也叫狂花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種瓜》:“無歧而花者,皆是浪花,終無瓜矣?!?/p>
(3).任意花費(fèi)。 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宣諭》:“九月,説與百姓每:收割畢日,毋要浪花,守度?!?/p>
蘇軾名句,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