曉剃吟髭雪半零,海窗曾咒缽龍醒
出自宋代王益《和梅公儀留題重光寺羅漢院贈憲上人》:
曉剃吟髭雪半零,海窗曾咒缽龍醒。
蚤知西竺能持法,應(yīng)笑南僧不會經(jīng)。
云氣晝間侵塵柄,蘚痕春老上銅瓶。
近來禪觀都無語,手指馀花滿寺庭。
注釋參考
吟髭
詩人的胡須。 唐 杜荀鶴 《亂后再逢汪處士》詩:“笑我於身苦,吟髭白數(shù)莖?!?元 喬吉 《折桂令·拜和靖祠》曲:“再四嗟咨,捻此吟髭,彈指歌詩。” 明 楊慎 《題秋江遠眺圖》詩:“老倦捫蘿與攀葛,倚闌獨把吟髭捋?!?清 鄭燮 《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》詩:“隔岸微聞寒犬吠,幾拈吟髭更漏長?!?/p>
缽龍
缽中之龍。事本 北魏 崔鴻 《十六國春秋·前秦·僧涉》:“ 僧涉 (一作 沙公 )者,西域人也……能以祕祝下神龍。每旱, 堅 常使之呪龍。俄而龍便下鉢中,天輒大雨”。
王益名句,和梅公儀留題重光寺羅漢院贈憲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