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陸游《秋晚》
寒渚雁新下,壞墻蛩夜吟。
庭莎欲無色,園樹不成陰。
沾灑孤臣淚,馳驅(qū)壯士心。
明朝鏡中發(fā),飽受雪霜侵。
注釋參考
沾灑
水珠灑落浸濕。多指流淚。 唐昭宗 《菩薩蠻》詞:“飄飄且在三峯下,秋風(fēng)往往堪沾灑。” 宋 柳永 《洞仙歌》詞:“每祗向、洞房深處,痛憐極寵,似覺些子輕孤,早恁背人沾灑?!?明 陸采 《明珠記·送愁》:“空交人淚珠沾灑。伊知么,伊還知道淚還加?!?清 陳維崧 《賀新郎》詞:“粉壁練裙沾灑徧,墨汁酒痕都有。”
霑灑:1.謂水珠或淚珠等灑落并使沾著物濡濕?!侗饼R書·竇泰傳》:“電光奪目,駛雨霑灑。” 唐 杜甫 《傷春》詩之四:“豈無 嵇紹 血,霑灑屬車塵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李季蘭》:“率以明白之操,徽美之誠,欲見於悠遠(yuǎn),寓文以宣情,含毫而見志,豈泛濫之故,使人擊節(jié)霑灑,彈指追念,良有謂焉?!?清 顧炎武 《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宮時(shí)聞緬國之報(bào)》詩:“年年霑灑頻寒食,咫尺龍髯近帝旁?!?/p>
(2).使人受惠?!抖鼗颓釉~·菩薩蠻》:“常慙血怨居臣下,明君巡幸恩霑灑?!?#160;
孤臣
(1).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(yuǎn)臣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恨賦》:“或有孤臣危涕,孽子墜心,遷客海上,流戍隴陰?!?唐 柳宗元 《入黃溪聞猿》詩:“孤臣淚已盡,虛作斷腸聲?!?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封贈(zèng)忠臣》:“鯁骨孤臣,芳年俊英,塤箎連奏同聲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哭主》:“孤臣 左良玉 ,遠(yuǎn)在邊方,不能一旅勤王,罪該萬死。” 清 丘逢甲 《離臺(tái)詩》之一:“宰相有權(quán)能割地,孤臣無力可回天?!眳⒁姟?孤臣孽子 ”。
(2).孤陋無知的臣子?!段倪x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 由介 以 西戎 孤臣,而悝 穆公 於宮室?!?薛綜 注:“孤臣,孤陋之臣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晉元帝太興四年》:“ 導(dǎo) ( 王導(dǎo) )忠素竭誠,輔大業(yè),不宜聽孤臣之言,惑疑似之説,放逐舊德,以佞伍賢?!?/p>
馳驅(qū)
(1) [gallop]∶飛馳
策馬馳驅(qū)
(2) [do one's utmost in sb.'s service]∶奔走效力,盡全力效勞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馳敺 ”。亦作“ 馳駈 ”。 1.策馬疾馳?!睹献印る墓隆罚骸拔釣橹段荫Y驅(qū),終日不獲一,為之詭遇,一朝而獲十?!薄稘h書·賈山傳》:“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,與之馳敺射獵,一日再三出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敺與驅(qū)同?!?唐 杜甫 《哀王孫》詩:“金鞭斷折九馬死,骨肉不待同馳驅(qū)?!?清 楊思圣 《入棧紀(jì)行》:“壯懷在馳駈,漫自賦感遇?!?徐遲 《直薄峨眉金頂記》:“一座大雪山,先顯現(xiàn)了它的腰身,然后顯出了它的高峰群,它的全貌。它如同蠟象,馳驅(qū)而來,無可比擬的巍峨?!?/p>
(2).奔走;效力。 宋 蘇轍 《代張公祭蔡子正資政文》:“聲聞於朝,遂付兵樞,剔朽鉏荒,許之馳驅(qū)。” 清 黃遵憲 《<人境廬詩草>自序》:“余年十五六,即學(xué)為詩,后以奔走四方,東西南北,馳驅(qū)少暇,幾幾束之高閣。”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東京學(xué)界告鄉(xiāng)人書》:“今日磨礰學(xué)風(fēng),他日馳驅(qū)國事,離法律之觀念,即寸步不可行?!?/p>
(3).放縱?!对姟ご笱拧ぐ濉罚骸熬刺熘?,無敢戲豫,敬天之渝,無敢馳驅(qū)?!?毛 傳:“馳驅(qū),自恣也?!?唐 李德裕 《論游幸狀·人君動(dòng)敬天道》:“又古人云:‘動(dòng)人以行不以言,應(yīng)天以實(shí)不以文?!S陛下稍節(jié)馳驅(qū),以順天意。”
壯士
壯士 (zhuàngshì) 勇士,心雄膽壯的人;意氣豪壯而勇敢的人 heroic man;vigorous man 壯士十年歸。——《樂府麻集·木蘭詩》 壯士不死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 田橫齊之壯士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 壯士從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陸游名句,秋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牛津英漢辭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