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審言《重九日宴江陰》:
蟋蟀期歸晚,茱萸節(jié)候新。
降霜青女月,送酒白衣人。
高興要長壽,卑棲隔近臣。
龍沙即此地,舊俗坐為鄰。
注釋參考
青女月
(1).《淮南子·天文訓(xùn)》:“至秋三月,地氣不藏,乃收其殺。百蟲蟄伏,靜居閉戶。青女乃出,以降霜雪。”后以“青女月”借指秋月。 唐 杜審言 《重九日宴江陰》詩:“降霜青女月,送酒白衣人?!?/p>
(2).指秋天的月光?!段脑酚⑷A》卷一○九引 唐 魏璀 《搗練賦》:“黃金釵兮碧云髮,白素巾兮青女月?!?/p>
送酒
(1). 南朝 宋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》:“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,於宅邊菊叢中摘盈把,坐其側(cè),人望見白衣人,乃 王弘 送酒,即便就酌而后歸。”后因以為典。 唐 李嘉佑 《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》詩:“共知不是 潯陽郡 ,那得 王弘 送酒來?!?元 盧摯 《沉醉東風(fēng)·重九》曲:“衰柳寒蟬一片愁,誰肯教白衣送酒?!?明 何景明 《登堅山寺絕頂真武廟》詩之二:“不盡登高興,無人送酒來。”
(2).奉酒;敬酒。 唐 張鷟 《游仙窟》:“ 十娘 曰:‘遣 緑竹 取琵琶彈,兒與少府公送酒?!?元 史九敬先 《莊周夢》第一折:“小生平生愛的是花酒,不知怎么説,若是有彈唱的送酒,小生也吃不醉。”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一回:“這里送酒安席,一應(yīng)規(guī)矩, 趙老頭兒 全然不懂?!?/p>
(3).下酒;佐酒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寧茵》:“及局罷而飲,數(shù)巡, 寅 請備脩脯以送酒。” 葉靈鳳 《能不憶江南·碧玉一般的萵苣》:“這是我們家鄉(xiāng)獨有的特產(chǎn),是送粥的妙品,同時也是一種可以送酒的小吃。”
白衣人
(1). 南朝 宋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·恭帝》:“ 王宏 為 江州 刺史, 陶潛 九月九日無酒,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盈把,坐其側(cè)。未幾,望見一白衣人至,乃刺史 王宏 送酒也。即便就酌而后歸?!焙笠蛞詾橹仃柟适?。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、詠菊等典故。 唐 李白 《九日登山》詩:“因招白衣人,笑酌黃花菊?!?宋 蘇軾 《有以官法酒見餉者求述古為移廚飲湖上》詩:“喜逢門外白衣人,欲鱠湖中赤玉麟。” 明 唐寅 《題自畫墨菊》:“白衣人換太玄衣,浴罷 山陰 洗研池?!?清 李漁 《憐香伴·狂喜》:“相公,我勸你左手持螯右舉觴,把塵慮盡皆滌盪,換新粧,白衣人翻做彩袖飄揚。”
(2).舊指平民。 元 劉唐卿 《降桑椹》第五折:“你不勞掛念,我是個白衣人,怎得到玉階前?”參見“ 白衣 ”。
杜審言名句,重九日宴江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