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:
自余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栗。
其隟也,則施施而行,漫漫而游。
日與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窮回溪,幽泉怪石,無遠不到。
到則披草而坐,傾壺而醉。
醉則更相枕以臥,臥而夢。
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。
覺而起,起而歸;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(tài)者,皆我有也,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。
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華西亭,望西山,始指異之。
遂命仆人過湘江,緣染溪,斫榛莽,焚茅茷,窮山之高而止。
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則凡數(shù)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
其高下之勢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攢蹙累積,莫得遁隱。
縈青繚白,外與天際,四望如一。
然后知是山之特立,不與培塿為類。
悠悠乎與顥氣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與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窮。
引觴滿酌,頹然就醉,不知日之入。
蒼然暮色,自遠而至,至無所見,而猶不欲歸。
心凝形釋,與萬化冥合。
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,游于是乎始。
故為之文以志。
是歲,元和四年也。
注釋參考
引觴
持杯。語本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引壺觴以自酌,眄庭柯以怡顏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始得西山宴游記》:“引觴滿酌,頽然就醉?!?/p>
頹然
頹然 (tuírán) dejected;disappointed 寂靜;寂然 衰老的樣子 頹然老矣 一個頹然的希望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柳宗元名句,始得西山宴游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