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樊四載弄干戈,不見漁歌,不見樵歌
出自宋代楊僉判《一剪梅·襄樊四載弄干戈》:
襄樊四載弄干戈,不見漁歌,不見樵歌。
試問如今事若何?金也消磨,谷也消磨。
。
柘枝不用舞婆娑,丑也能多,惡也能多!朱門日日買朱娥。
軍事如何?民事如何?
注釋參考
襄樊
襄樊 (Xiāngfán) 湖北省地級市。市區(qū)面積20平方公里,人口31萬。以輕紡為主的湖北省重要工業(yè)城市。位于湖北西北部、漢丹、襄渝、焦枝鐵路的交匯點,臨漢水,為重要水陸交通樞紐 Xiangfan載弄
《詩·小雅·斯干》:“乃生男子……載弄之璋”;“乃生女子……載弄之瓦?!焙笠蛞浴拜d弄”謂誕生。 唐 員半千 《尹尊師碑》:“及載弄之始,目光炯然,眸子轉(zhuǎn)眄,若有所見?!?/p>
干戈
干戈 (gāngē) 干與戈,古代常用兵器。比喻戰(zhàn)爭 weapons of war;war 能執(zhí)干戈以衛(wèi)社稷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 辛苦遭逢起一經(jīng),干戈寥落四周星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化干戈為玉帛。 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,而謀動干戈于邦內(nèi),吾恐季孫之憂,不在 顓臾,而在蕭墻之內(nèi)也。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漁歌
[fisherman's song] 打魚人唱的歌
漁歌互答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
詳細(xì)解釋亦作“ 漁謌 ”。漁人唱的民歌小調(diào)。 唐 王勃 《上巳浮江宴序》:“榜謳齊引,漁歌互起?!?明 徐禎卿 《送耿晦之守湖州》詩:“郵渚頻撾津吏鼓,漁歌唱近使君船?!?清 秦蕙田 《燕子磯》詩:“帆影懸殘照,漁謌入暮煙?!?/p>
樵歌
樵夫唱的歌。 唐 杜甫 《刈稻了詠懷》:“野哭初聞戰(zhàn),樵歌稍出村?!薄端疂G傳》第九七回:“ 喬道清 聽了這六句樵歌,心中頗覺恍然?!?/p>
楊僉判名句,一剪梅·襄樊四載弄干戈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