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劉志淵《南柯子四首》
久靜還思動,情甘愛海迷。仙凡兩路似云泥。從此相分,不顧上天梯。莫學鷦鷯志,營營戀小枝。北溟鯤量愿君為。咫尺成鵬,準擬奮天池。
體若虛空凈,心如泰華安。萬緣妄想不相干。正住無思,觸處得安閑。覺海神珠瑩,禪天性月寒。圓明不昧顯**。放去收來,一點地天寬。
陽動陰隨變,黃芽漸長成。參差五葉發(fā)黃庭。珠蕊苞開,放出紫金英。始結神丹粒,清光宇泰生。從容透體縷霞明。內外輝輝,法界混惺惺。
坐臥常澄湛,連綿緩吸呼。溫溫九氣聚*爐。滾泛身田,晝夜飲瓊酥。腹內三丹有,心頭一物無。養(yǎng)成健體契空虛。出沒惺惺,實相現(xiàn)元初。
以上劉志淵作品《南柯子》共4首
注釋參考
仙凡
(1).仙境與人間。 元 劉因 《游天城》詩:“天設限仙凡,云生失昏曉?!?/p>
(2).謂仙人與凡人。 明 朱有燉 《風月牡丹仙》第三折:“秀才,你讀書人,豈不知幽冥之理,仙凡之道,不可如此!” 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六朝小說和唐代傳奇文有怎樣的區(qū)別》:“那時還相信神仙和鬼神,并不以為虛造,所以所記雖有仙凡和幽明之殊,卻都是史的一類?!?/p>
(3).借喻皇宮內苑與宮外。 宋 王辟之 《澠水燕談錄·歌詠》:“ 楊文公 初為光祿丞, 太宗 頗愛其才。一日,后苑賞花宴詞臣,公不得預,以詩貽諸館閣曰:‘聞戴宮花滿鬢紅 上林 絲筦待重瞳, 蓬萊 咫尺無因到,始信仙凡迥不同?!?/p>
(4).比喻朝廷與地方。 宋 蘇軾 《贈人》詩:“別后休論信息疎,仙凡自古亦殊途……誰憐澤畔行吟者,目斷 長安 貌欲枯?!?馮應榴 注:“其人由官 荊 楚 而內召入 汴 者?!?/p>
云泥
語出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矯慎》:“﹝ 吳蒼 ﹞遺書以觀其志曰:‘ 仲彥 足下,勤處隱約,雖乘云行泥,棲宿不同,每有西風,何嘗不嘆!’”云在天,泥在地。后因用“云泥”比喻兩物相去甚遠,差異很大。 南朝 梁 荀濟 《贈陰梁州》詩:“云泥已殊路,暄涼詎同節(jié)。” 唐 錢起 《離居夜雨奉寄李京兆》詩:“寂寞想 章臺 ,始嘆云泥隔?!?清 王夫之 《讀四書大全說·論語·堯曰篇一》:“抑既為人心矣,其視道心有云泥之隔,而安能有過于道心者乎?”后因亦用“云”尊稱他人,用“泥”謙稱自己?!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八回:“檢開票子看那來信,上面歪歪斜斜的,寫著兩三行字。寫的是:屢訪未晤,為悵!僕事,諒均洞鑒……今午到關奉謁,乞少候。云泥兩隱。”云泥兩隱,指把受信人和寫信人的名字都隱去不具。
劉志淵名句,南柯子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