側犯·詠芍藥
甚春卻向揚州住。
微雨。
正繭栗梢頭弄詩句。
紅橋二十四,總是行云處。
無語。
漸半脫宮衣笑相顧。
金壺細葉,千朵圍歌舞。
誰念我、鬢成絲,來此共尊俎。
后日西園,綠陰無數(shù)。
寂寞劉郎,自修花譜。
翻譯和注釋
譯文
正怨恨春光易去之時,卻目睹芍藥開放,為什么這春色會移住揚州?微雨之中,在浮云飄過的二十四橋周圍,芍藥吐出如繭似栗的花蕾,仿佛在捉筆寫詩。芍藥默默不語,宛如美女脫掉宮裝含情微笑。
橢圓形似金色酒壺的花葉與千萬株艷麗的花朵,被載歌載舞的賞花人群所包圍。誰會想到我,兩鬢已經(jīng)斑白,來此地賞花飲酒。待到春盡夏來,名園綠肥紅瘦之時,我愿意默默無聞地為芍藥編修花譜。
注釋
側犯:詞牌名。詞的“犯調”中,凡以宮犯羽的,稱為“側犯”。創(chuàng)自北宋周邦彥。雙調七十七字,仄韻格。
繭栗:本言牛犢之角初生,如繭如栗,見《禮記·五制》。此借用以言花苞之小。
紅橋二十四:二十四橋為古代揚州名勝。
半脫宮衣:這里借指花開一半。宮衣,原指宮女的服裝。
金壺:酒器。這里指碩大的黃色花朵。
尊俎(zǔ):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這里指飲酒。尊,盛酒器;俎,置肉之幾。
西園:此處泛指園林。
花譜:據(jù)《宋史·藝文志》記載,劉攽著有一卷《芍藥諳》。
側犯·詠芍藥問答
問:《側犯·詠芍藥》的作者是誰?
答:側犯·詠芍藥的作者是姜夔
問:側犯·詠芍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側犯·詠芍藥是宋代的作品
問:側犯·詠芍藥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恨春易去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恨春易去 出自 宋代姜夔的《側犯·詠芍藥》
問:恨春易去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恨春易去 的下一句是 甚春卻向揚州住。
問:出自姜夔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姜夔名句大全
側犯·詠芍藥賞析
開頭“恨春易去”四字籠罩全篇 ,是命意所在。 “甚春卻向揚州住 ”,用疑問的語氣表現(xiàn)出對比之意和詠嘆之情。暮春時節(jié),花事漸闌,別的地方已是春色無多,而在揚州,春意獨多,春天好像對這座美麗繁華的城市有著特殊的感情,故而遲遲不愿離去。“微雨,正繭栗梢頭弄詩句”。繭栗,本言牛犢之角初生,如繭如栗 ,見《禮記·五制》。任淵注黃庭堅詩“紅藥梢頭初繭栗”句 ,謂“此借用以言花苞之小”。白石此句即本于黃詩。此刻,細雨如煙,芍藥枝頭的蓓蕾,吮吸甘霖,生機勃發(fā),孕育著醉人的詩意?!芭弊窒伦謽O工?!凹t橋二十四”,指揚州的風流名勝二十四橋 ,橋邊芍藥彌望。“二十四橋明月夜,玉人何處教吹蕭?”(杜牧《寄揚州韓綽判官》)至北宋已僅存七橋(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卷三注),此言其多而已。
紅橋、碧水、明月、名花、美人,加上那仙樂一般的簫聲,多么令人神往 !“總是行云處”似借宋玉《高唐賦》中楚王夢與巫山神女相會的故事來描寫仕女如云,從而給紅橋一帶涂上一層玫瑰色的浪漫光彩。以下由寫人采用比擬的手法寫芍藥的曼妙風情:“無語,漸半脫宮衣笑相顧 。”芍藥的蓓蕾在雨露的滋潤和游人的矚目下,悄悄地開放了。她們半裹紅妝,微露笑靨,深情地顧盼著來來往往的觀賞者(包括詞人自己)。
此句寫芍藥之有情 ,正人之有情也。此視《揚州慢》“念橋邊江藥 ,年年知為誰生?”何如?此句之妙,可與周邦彥詠薔薇“長條故惹行客,似牽衣待話,別情無極”(《六丑》相媲美 )。句意隱含著我已無福消受的意思,為下片寫自己遲暮之悲張本。
“金壺細葉”展示的是盛開的芍藥。碩大的金紅色花朵,襯以細密的綠葉,顯得分外明艷驚人 ?!扒Ф鋰栉琛泵烂驳呐稍诨▍仓斜M情地唱著 、跳著,應和春的旋律。這聲色交融、春情激蕩的場面,頓時勾起詞人的遲暮之感 ?!罢l念我鬢成絲”化用“紅藥梢頭初繭栗 ,揚州風物鬢成絲?!敝洌S庭堅《廣陵早春》),揚州風物雖好,無奈自己已兩鬢斑白,置身于粉紅黛綠之間,顯得多么的不相稱。白石布衣清客一生,多依名公臣卿,但生性孤傲,不合眾流。故詞中每于眾人歡樂之際反寫己之清苦寂寞。他如《慶宮春》,本是四人同游 ,偏寫出“老子婆娑,自歌自答”;《鷓鴣天》寫賞燈之樂,偏寫出自己“少年情事老來悲”。結末以劉攽自況 。據(jù)《宋史·藝文志》記載,劉攽的著述除《彭城集》、《公非先生集》等外,還有一卷《芍藥譜》,可惜已經(jīng)失傳?!昂笕瘴鲌@,綠陰無數(shù)。寂寞劉郎,自修花譜”,意思是說 ,待到春盡夏來,名園綠肥紅瘦之時,我愿意默默無聞地為芍藥編修花譜 。此與蘇軾《賀新郎》待浮花浪蕊都盡,伴君幽獨”同一意境 。“寂寞”二字,與“自”字相映合,充滿苦澀滋味,映現(xiàn)出類似“無可奈何花落去”的凄涼心境,讀來倍覺情深意切。
昔人評論姜詞,認為清遠空靈是其基本特色。張炎說 :“詞要清空,不要質實。清空則古雅峭拔;質實則凝澀晦昧 。姜白石詞如野云孤飛 ,去留無跡?!保ā对~源》卷下)姜詞之所以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,原因在于作者有著豐富的美感經(jīng)驗,能夠在感受、記憶、思考、想象等心理活動的基礎上進行聯(lián)想,然后選用清新秀逸的言辭,把它化作動人的意象。這類意象或意境總有些迷離恍惚,如水中之月鏡中之花。唯其如此,言外之意,畫外之境才更加繁富,更加耐人尋味。這首詞就大量采用比擬、雙關的修辭手法,以物擬人,寫物兼寫人 。物與人猶形與影,若合若離,顯得明明麗麗而又影影綽綽 。遺其形而得其神 。像“無語 ,漸半脫宮衣笑相顧”,以多情的人來比擬無情的花,以人的情態(tài)來表現(xiàn)花的容貌,妙不可言。聯(lián)系上文“微雨 ,正繭栗梢頭弄詩句”,前者描述欲放未放的花苞,這里展示已開但未全開的花朵。而聯(lián)系下文“金壺細葉,千朵圍歌舞。誰念我,鬢成絲,來此共尊俎”,寫花之外 ,又分明是在寫人,由揚州風物寫到揚州風情 ,從而勾出“鬢成絲”的遲暮之感。
這樣,就大大豐富了作品“恨春易去”的命意。遺貌取神,離形得似,這大概就是構成清空高遠境界的一種有效手段。
姜夔還慣于采用避實就虛、提空寫景的方法。例如芍藥枝頭的蓓蕾,在春雨的催發(fā)下迅速膨大,不斷發(fā)生變化。那過程,那狀態(tài) ,極其微妙,無法實言。在姜夔的筆下,它表現(xiàn)得非常簡潔,也非常生動:“微雨,正繭栗梢頭弄詩句?!薄芭娋洹笔轻j釀詩情的意思,它確乎比較抽象,沒能把花苞受雨后迅速發(fā)育成長的狀況具體地顯示出來,但卻深刻地揭示出變化的微妙以及含蘊其間、難以言說的詩意美。
- 閑居雜興十首亦有入城路,門前秋草長。荷鋤書在手,負鍤醉為鄉(xiāng)。霜流溪流澀,廚煙樹葉香。為貧從儉約,猶欠半年糧。
- 曉晴屋角勃姑時自喚,籬根絡緯競先鳴。刈禾政想頳肩重,揚秕那愁瞇目輕。考滿我應書下下,賑荒人謂策平平。回思舊歲民情惡,不但中山有啜羹。
-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眉下眼深,額上骨隆。說禪口窄,受道心空。閑閑無伎倆,默默有家風。片月濯磨秋更白,百華點染春能工。
- 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[姑洗為羽一奏]惟天為大,物始攸資。恭承祠祀,以報以祈。神不可度,日監(jiān)在茲。有聲明德,庶其格思。
- 夜聽聲詩辭鄉(xiāng)不覺遠。歡寡憂自繁。何用慰秋望。清燭視夜翻。
- 春晚簡德孺人生有酒即佳辰,忽忽園林已暮暮。雨后落花渾帖砌,風前飛絮欲沾人。我如放浪陶彭澤,公是風流賀季真。伊水崧雪在何處,舊衣猶有洛陽塵。
- 壬戌元日二首青燈挑雨曉光凝,歲律回壬萬象新。心上痛懷松里友,客中忍視茗山春。誰橫煙竹驚孤旅,自飲屠蘇笑八神。折起朝衣羞老去,驅車猶冒路岐塵。
- 睡覺睡覺東風忽惘然,起翻云母續(xù)爐煙。半醒不醉宿酲思,欲雨又晴寒食天。春草池塘詩夢里,梨花庭院酒尊前。誰憐倦客長安市,節(jié)物驚心憶舊年。
-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游之什二首聞弦那用濕青衫,俛首鹽車驥可驂。珍重居污自貞潔,飛揚巢幕漫呢喃。云天意氣生懷抱,尊俎風流入笑談。不礙哦詩佐清逸,明朝斂板又庭參。
- 館中簡張約齋書生賦分合窮愁,官與休辰不肯休。清曉犯寒開省戶,誰家見雪似瀛洲。爛銀宮闕云端見,素奈園林月下游。說與南湖張祠閣,速來同直道山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