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深《憫松》:
誰借毛錐千字力,曲留髯叟百年身。
未能晦跡終難保,樗櫟林間是散人。
注釋參考
晦跡
見“ 晦跡 ”。
亦作“ 晦跡 ”。謂隱居匿跡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郊居賦》:“僑棲仁於東里,鳳晦跡於西堂。” 唐 杜甫 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詩:“昔遭衰世皆晦跡,今幸樂國養(yǎng)微軀?!薄都魺粜略挕よb湖夜泛記》:“僕晦跡江湖,忘形魚鳥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序賦創(chuàng)格》:“ 陳鶴客 , 三島 長洲 人, 崇禎 末為博士弟子有聲,國初晦跡授徒。”
難保
難保 (nánbǎo) 難于確保 cannot say for sure 難保他不說樗櫟
(1).《莊子·逍遙游》:“吾有大樹,人謂之樗,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,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(guī)矩,立之涂,匠者不顧。”又《人間世》:“ 匠石 之 齊 ,至於 曲轅 ,見櫟社樹……曰:‘散木也,以為舟則沉,以為棺槨則速腐,以為器則速毀,以為門戶則液樠,以為柱則蠹。是不材之木也,無所可用?!焙笠蛞浴伴藱怠庇鞑拍艿拖?。 唐 歐陽詹 《寓興》詩:“桃李有奇質,樗櫟無妙姿。”
(2).用為自謙之辭。 宋 蘇軾 《和穆父新涼》:“??珠藱瞪?,坐纏冠蓋蔓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鏡臺記·聞雞起舞》:“下官樗櫟之才,豈足為元帥副?!?清 宣鼎 《夜雨秋燈錄·麻瘋女邱麗玉》:“自慙樗櫟,仰託蔦蘿,良所深愿?!?/p>
散人
(1).平庸無用的人?!赌印し侨逑隆罚骸熬有χ?,怒曰:‘散人焉知良儒!’”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 匠石 歸,櫟社見夢曰:‘女將惡乎比予哉……而幾死之散人,又惡知散木!’”
(2).不為世用的人;閑散自在的人。 唐 陸龜蒙 《江湖散人傳》:“散人者,散誕之人也。心散、意散、形散、神散,既無覊限,為時之怪民,束於禮樂者外之曰:‘此散人也?!?宋 司馬光 《和宇文公南途中見寄》:“深慙白首戀微祿,不向青山為散人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一》:“云水散人,拙於應對,不如避之為佳?!?/p>
鄧深名句,憫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