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好深云龜六藏,佛眼迷蹤尋不見
出自宋代釋紹曇《偈頌一百一十七首》:
滄溟深,未必深。
須彌險,未必險。
衲僧家險巖機(jī)不可挨,深密心不可察。
拄杖子忍俊不禁,試與探測看。
深無半寸,平如鏡面。
浩大雷聲,全無雨點。
只好深云龜六藏,佛眼迷蹤尋不見。
尋得見,瑞巖點一杯茶,徐徐向伊道,日暮窮途,家鄉(xiāng)尚遠(yuǎn)。
注釋參考
只好
只好 (zhǐhǎo) 只有;只能 be forced to;have to;the only alternative is to 河上沒有橋,我們只好涉水過去龜六藏
見“ 龜藏六 ”。
佛眼
(1).佛經(jīng)所說五眼之一。佛為覺者,覺者之眼稱佛眼。謂能洞察一切,具有超凡的眼力。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卷下:“佛眼具足,覺了法性?!?宋 蘇軾 《贈杜介》詩:“何人識此志,佛眼自照瞭?!?宋 蘇轍 《書金剛經(jīng)后》之二:“經(jīng)言 如來 有五眼……以慧眼轉(zhuǎn)物,以法眼遍物,佛眼也。”
(2).喻指以慈悲為懷、寬以待人者之眼。
迷蹤
亦作“ 迷蹤 ”。迷失道路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循役朱方道路詩》:“覊心亦何言,迷蹤庶能復(fù)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の骱洝罚骸斑@女孩兒迷蹤失路?!薄端疂G傳》第六一回:“ 盧俊義 道:‘便是我迷蹤失路,尋不著宿頭,你救我則箇!’” 明 楊慎 《贈韓石溪》詩:“迷蹤 鬼方 霧,藴真 羅甸 煙?!?/p>
見“ 迷蹤 ”。
不見
不見 (bùjiàn) 不曾相見 do not see;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;丟失 be lost;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(zhuǎn)身就不見了釋紹曇名句,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方塊墻消消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