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曾伯《自和》:
老態(tài)龍鐘雪滿頭,黃花招我對清秋。
東籬幸可安吾土,南服何堪典此州。
莫憶風(fēng)巾游漢渚,早呼雨笠訪滄洲。
明年把酒知何處,預(yù)約家僮釀景蟻浮。
注釋參考
游漢
遨游云天。 隋 皇甫昆 《玉泉寺智禪師碑》:“乘云也駕五色之元龍,游漢焉控三山之素鵠?!?/p>
雨笠
遮雨的笠帽。 唐 皮日休 《臨頓奉題屋壁》詩之二:“靜窗懸雨笠,閒壁掛煙匏?!?/p>
滄洲
濱水的地方。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既歡懷祿情,復(fù)協(xié)滄洲趣?!?唐 杜甫 《曲江對酒》詩:“吏情更覺滄洲遠,老大悲傷未拂衣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有作》詩:“涵空一白十萬頃,浄洗素練懸滄洲?!?/p>
李曾伯名句,自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