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謝文經(jīng)長公,觀妙有廣之風
出自宋代趙蕃《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》:
大謝文經(jīng)長公,觀妙有廣之風。
君今玄文白首,肯夸鄉(xiāng)里兒童。
注釋參考
長公
(1).古人多以“長公”為字,為行次居長之意?!稘h書·夏侯勝傳》:“ 夏侯勝 字 長公 ?!薄稘h書·韓延壽傳》:“ 韓延壽 字 長公 ?!?/p>
(2). 宋 蘇軾 為 蘇洵 長子,其詩文渾涵光芒,雄視百代,當時尊之為“長公”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漁隱叢話后集·東坡五》:“《復齋漫録》云:‘當時以 東坡 為 長公 , 子由 ( 蘇轍 )為 少公 ?!?宋 張耒 《贈李德載》詩:“ 長公 波濤萬頃海, 少公 峭拔千尋麓。” 明 焦竑 《李氏<焚書>序》:“ 宋 元豐 間,禁 長公 之筆墨,家藏墨妙,抄割殆盡?!?/p>
妙有
(1).道家指超乎“有”和“無”以上的原始存在?!段倪x·孫綽<游天臺山賦>》:“太虛遼廓而無閡,運自然之妙有?!?李善 注:“妙有謂一也。言大道運彼自然之妙一,而生萬物也……《老子》曰:‘道生一?!?王弼 曰:‘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?!^之為妙有者,欲言有,不見其形,則非有,故謂之妙;欲言其無,物由之以生,則非無,故謂之有也。斯乃無中之有,謂之妙有也?!?唐 李白 《九華山聯(lián)句》:“妙有分二氣,靈山開九華。”
(2).佛教指非有之有。與非空之空的“真空”相對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令旨解法身義》:“寄以名相,故説妙有,理絶名相,何妙何有?!薄毒暗聜鳠翡洝ず蓾纱髱煟硷@宗紀>》:“湛然常寂,應用無方,用而???,空而常用。用而不有,即是真空;空而不無,便成妙有?!?/p>
趙蕃名句,曾耆英見過題贈六言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