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代也知無棄物,侯門未必用非才
出自唐代羅隱《曲江春感(一題作歸五湖)》:
江頭日暖花又開,江東行客心悠哉。
高陽酒徒半凋落,終南山色空崔嵬。
圣代也知無棄物,侯門未必用非才。
一船明月一竿竹,家住五湖歸去來。
注釋參考
圣代
舊時對于當代的諛稱。 晉 陸云 《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》:“熙光圣代,邁勛九區(qū)。”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故與夫篇什,雜而集之,遠自 周 室,迄于圣代,都為三十卷,名曰《文選》云耳?!?唐 李白 《獻從叔當涂宰陽冰》詩:“吾家有季父,杰出圣代英。” 清 金農(nóng) 《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》詩之一:“圣代空嗟骨相癯,常裁別體闢榛蕪?!?/p>
棄物
(1).被丟棄之物;廢物?!独献印罚骸笆且允ト顺I凭热?,故無棄人;常善救物,故無棄物?!?唐 杜甫 《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》詩:“百年同棄物,萬國盡窮途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器玩·茶具》:“凡製茗壺,其嘴務直,購者亦然。一曲便可憂,再曲則稱棄物矣?!?/p>
(2).比喻沒用之人。 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劉文清語》:“ 乾隆 末, 和相 當權,最尚奢華……其衣冠敝陋、悃幅無華者,人皆視為棄物?!?/p>
侯門
(1).諸侯之門。 唐 劉禹錫 《學阮公體》詩之三:“侯門有仁儀,靈臺多苦辛?!?/p>
(2).指顯貴人家。 元 無名氏 《連環(huán)記》第二折:“俺只道侯門一入如天遠,誰承望 漢 劉晨 誤入桃源,枉著你佳人受盡相思怨?!?清 梁章鉅 《歸田瑣記·北東園日記詩》:“侯門都作沉沉夢,翻笑衰翁局外癡?!眳⒁姟?侯門如海 ”。
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。——漢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?!濉?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非才
(1).無能,不才。指才不堪任。 晉 干寶 《晉紀總論》:“樹立失權,託付非才,四維不張,而茍且之政多也?!?唐 張鷟 《朝野僉載》卷六:“司刑司直 陳希閔 以非才任官,庶事凝滯?!?/p>
(2).用為自謙之辭。 唐 岑參 《佐郡思舊游》詩:“同類皆先達,非才獨后時?!?宋 歐陽修 《瀧岡阡表》:“又八年, 修 以非才,入副樞密,遂參政事?!?/p>
羅隱名句,曲江春感(一題作歸五湖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