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我迂愚分竹使,與君談笑用蒲鞭
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》:
中山保塞兩窮邊,臥治雍容已百年。
顧我迂愚分竹使,與君談笑用蒲鞭。
松荒三徑思元亮,草合平池憶惠連。
白發(fā)歸心憑說與,古來誰似兩疏賢。
注釋參考
迂愚
(1).猶迂拙。 唐 元稹 《獻(xiàn)滎陽公詩五十韻》:“拙劣仍非速,迂愚且異專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謝手詔索文字表》:“臣初非秀穎,眾謂迂愚,徒以弱齡,粗知強(qiáng)學(xué)。” 清 戴名世 《上劉木齋先生書》:“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,而鄉(xiāng)邦之間,骨肉之際,橫逆百端,迂愚固陋,莫必其命?!?/p>
(2).指迂拙之人。 明 歸有光 《長興縣編審告示》:“是誠非迂愚之所曉也?!?/p>
分竹
給予作為權(quán)力象征的竹使符,謂封官授權(quán)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家傳銘》:“建節(jié) 中平 ,分竹 黃初 ?!薄读簳な捵语@傳》:“仁威將軍、 吳興 太守 子顯 ,神韻峻舉,宗中佳器。分竹未久,奄到喪殞,惻愴于懷?!?唐 無可 《送李使君赴瓊州兼五州招討使》詩:“分竹雄兼使,南方到海行?!?/p>
談笑
談笑 (tánxiào) 說笑;又說又笑 talk and laugh 談笑有鴻儒?!啤?劉禹錫《陋室銘》 談笑間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蒲鞭
以蒲草為鞭。常用以表示刑罰寬仁。《后漢書·劉寬傳》:“吏人有過,但用蒲鞭罰之,示辱而已,終不加苦?!?唐 李白 《贈(zèng)清漳明府侄聿》詩:“蒲鞭掛簷枝,示恥無撲抶?!?宋 蘇軾 《次韻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闕》:“顧我迂愚分竹使,與君談笑用蒲鞭。”
蘇軾名句,次韻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闕兼寄子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