斂繡巾,整翠云,點絳唇
出自元代張可久《【南呂】四塊玉_秋望和胡致》:
秋望和胡致居。
。
菊又開,人何往?夜靜孤眠北窗涼,月明閉上南樓望。
天一方,雁幾雙,書半行。
。
。
客席胡使君席上。
。
舞態(tài)輕,歌喉穩(wěn),十里香塵柳邊春,一聲《金縷》樽前韻。
斂繡巾,整翠云,點絳唇。
。
。
春愁。
。
曉夢云,殘妝粉,一點芳心怨王孫,十年不寄平安信。
綠水濱,碧草春,紅杏村。
。
。
傷春。
。
楊柳陰,秋千影;恨煞啼鵑斷腸聲,越添怨女傷春病。
倚繡屏,搊錦箏,調(diào)玉笙。
。
。
宮中秋日。
。
環(huán)珮輕,蓬萊淺,桂子香清小壺天,芙蓉露冷技香殿。
花可憐,月又圓,人未眠。
。
。
梅友席上。
。
已樂閑,從吾懶,虎帳風(fēng)悲紫荊關(guān),馬蹄霜凍白云棧。
冷眼看,倦鳥還,行路難。
。
。
史氏池亭。
。
宿酒醒,良宵永,風(fēng)細(xì)荷香夢魂清,月明梧葉闌干靜。
玉管笙,粉面箏,金字經(jīng)。
。
。
東浙舊游。
。
鏡水邊,巾山頂,兩袖松風(fēng)羽衣輕,一奩梅月冰壺凈。
鵲尾爐,鳳嘴瓶,雁足燈。
。
。
懷古流翁索題。
。
舞袖云,妝臺粉,翠被濃香一時思。
黃沙妖血千年恨。
虞美人,孔貴嬪,楊太真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翠云
(1).碧云。 漢 馮衍 《顯志賦》:“駟素虯而馳騁兮,乘翠云而相佯?!?宋 曹勛 《綠頭鴨》詞:“喜雨薰泛景,翠云低柳?!?/p>
(2).形容婦女頭發(fā)烏黑濃密。 南唐 李煜 《菩薩蠻》詞:“拋枕翠云光,繡衣聞異香?!?宋 柳永 《洞仙歌》:“記得翠云偷翦,和鳴彩鳳于飛?!?/p>
點絳唇
亦作“ 點絳脣 ”。 1.詞調(diào)名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詠美人春游》:“白雪凝瓊貌,明珠點絳唇?!焙笤~名取此。又名《點櫻桃》。雙調(diào),有四十一字、四十二字、四十三字諸體。參閱《詞譜》卷四。
(2).曲牌名。《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·仙呂調(diào)隻曲》:“按《點絳脣》原出於詞體,南調(diào)引內(nèi),用詞之全闕,即《琵琶記》‘月淡星稀’可証。 元 人將詞之前半闕通章葉韻,為北調(diào)體,即首闕通行之格也。第三闕, 董解元 《西廂》係北調(diào),亦用南體,僅見於此?!?/p>
張可久名句,【南呂】四塊玉_秋望和胡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