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揭陽道中二首》:
猒穿山徑石嶔崎,喜見川原路坦夷。
更著兩行團樹子,引人行遠不教知。
注釋參考
山徑
山徑 (shānjìng) 山中小道 path 山徑幽幽嶔崎
亦作“ 嶔奇 ”。1.險峻;不平。 漢 王延壽 《王孫賦》:“生深山之茂林,處嶄巖之嶔崎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上嶔崎而蒙籠,下深沉而澆激?!?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二:“踰萬松之峻嶺,設(shè)兩關(guān)而嶔崎。”
2.比喻品格卓異。 宋 秦觀 《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(fā)》詩:“亭下嶔崎 淮海 客,末路逢公詩酒共。” 清 姚鼐 《論書絕句》之五:“本是嶔奇可笑人,衰羸今況髮如銀?!?/p>
川原
(1).江河之源?!秶Z·周語下》:“且絶民用以實王府,猶塞川原而為潢污也,其竭也無日矣。”
(2).指江河?!稘h書·溝洫志贊》:“中國川原以百數(shù),莫著於 四瀆 ,而 河 為宗?!?/p>
(3).河流與原野。 唐 陳子昂 《晚次樂鄉(xiāng)縣》詩:“川原迷舊國,道路入邊城?!?唐 杜甫 《垂老別》詩:“積尸草木腥,流血川原丹?!?/p>
(4).指原野。 宋 王安石 《出郊》詩:“川原一片緑交加,深樹冥冥不見花?!?陳毅 《過黃泛區(qū)書所見》詩:“三過黃泛區(qū),走蹌踉。川原水洗,城社荒落,滿目凄涼?!?/p>
坦夷
坦率平易。 清 先著 《張南邨先生傳》:“ 南邨 為人,坦夷近情,不為矯激之言,不為崖異之行?!?/p>
楊萬里名句,揭陽道中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