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求遺書》:
政革秦馀暴,文興漢德優(yōu)。
中經(jīng)雖并集,逸典更旁求。
使節(jié)褒遺訓,儒林補大猷。
家無藏壁恨,人弭挾書憂。
深穴資遐覽,燃藜佇對讎。
因斯流略盛,終古冠緹油。
注釋參考
遐覽
(1).看得遠,遠望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假目以遐覽,借耳以廣聽?!?唐 宋之問 《上巳泛舟昆明池宴宗主簿序》:“縱目遐覽,識皇代之承平;得意同歸,有吾儕之行樂?!?明 劉基 《龍虎臺賦》:“明四目以遐覽,沛仁澤於九垓?!?/p>
(2).往遠方訪察游覽。 晉 傅咸 《小語賦》:“折薜足以為櫂,舫粒糠而為舟,將遠游以遐覽,越蟬溺以橫浮。” 宋 馬令 《南唐書·鄧王從益?zhèn)鳌罚骸扒锷降未?,暮壑澄空,愛公此行,暢乎遐覽?!?明 管訥 《和陸伴讀闿過梅根》:“江行愜素懷,遐覽匪游冶。”
(3).廣泛閱覽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是以遐覽淵博者,曠代而時有,面墻之徒,比肩而接武也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安貧》:“不窺牖以遐覽,判微言而靡惑?!?/p>
燃藜
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后漢》:“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,校書 天祿閣 ,專精覃思。夜,有老人著黃衣,植青藜杖,登閣而進,見 向 暗中獨坐誦書。老父乃吹杖端,煙然,因以見 向 ,説開闢已前。 向 因受《洪范五行》之文,恐辭説繁廣忘之,乃裂裳及紳,以記其言。”后因以“燃藜”指夜讀或勤學。 宋 劉克莊 《燈夕》詩:“蓬窗亦有精勤士,何必燃藜向 石渠 。”
宋庠名句,求遺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