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跡空中茲,佛心無處所
出自宋代李覯《和育王十二題佛跡峰》:
佛跡空中茲,佛心無處所。
尋跡以求之,似學(xué)邯鄲步。
注釋參考
佛跡
見“ 佛跡 ”。
亦作“ 佛跡 ”。1.相傳 釋迦牟尼 將入寂滅之時留在石上的足跡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河水一》:“此塔前有佛跡,起精舍,北戶向塔?!薄镀兴_本生鬘論》卷四:“設(shè)不想念,或覩佛跡及行像者,隨分供養(yǎng)生隨喜心,所獲福報(bào)不可窮盡?!眳㈤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摩揭陀國上》。
(2).借指佛法。 南朝 齊 張融 《門論》:“汝可專遵於佛跡,而無侮於道本?!?/p>
空中
空中 (kōngzhōng) 作為飛機(jī)活動的場所 air 空中優(yōu)勢 中間是空的 hollow 空,使動用法 有大石當(dāng)中流,可坐百人,空中而多竅?!巍?蘇軾《石鐘山記》佛心
佛教語。謂佛的大慈大悲之心?!队^無量壽經(jīng)》:“諸佛心者,大慈悲是。” 唐 王維 《為舜阇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》:“冀成寶器,仁王為琢玉之因;廣運(yùn)佛心,圣主受恆沙之祐?!?唐 司空圖 《山中》詩:“名應(yīng)不朽輕仙骨,理到忘機(jī)近佛心?!?/p>
無處
(1).無所處。謂沒有處置的理由。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:“若於 齊 ,則未有處也。無處而餽之,是貨之也。” 趙岐 注:“我在 齊 無事,於義未有所處也。義無所處而餽之,是以貨財(cái)取我?!?/p>
(2).猶無為,無常。《呂氏春秋·圜道》:“帝無常處也,有處者乃無處也。” 高誘 注:“有處,有為也。有為則不能化,乃無處為也?!?/p>
(1).沒有處所;沒有地方。《楚辭·九辯》:“年洋洋以日往兮,老嵺廓而無處?!薄稘h書·高后紀(jì)》:“汝為將而棄軍, 呂氏 今無處矣?!?顏師古 注:“言見誅滅,無處所也?!?唐 杜甫 《江畔獨(dú)步尋花七絕句》之一:“江上被花惱不徹,無處告訴只顛狂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可是她這樣的苦悶卻又無處可以告說。”
(2).無一處,沒有任何地方。 唐 方干 《送孫百篇游天臺》詩:“遠(yuǎn)近常時皆藥氣,高低無處不泉聲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五:“漫山遍野,無處不到,并無一些下落?!?/p>
李覯名句,和育王十二題佛跡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