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得之《題九龍巖》:
靄靄云□爛,岑岑洞穴幽。
黃衣無□士,陳跡□千秋。
本為征途憩,還因爽氣留。
塵緣吾未斷,歸路晚颼飗。
注釋參考
塵緣
佛教、道教謂與塵世的因緣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春月觀省屬城始憩東西林精舍》詩:“佳士亦棲息,善身絶塵緣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賦鶴》:“端只為愛河慾海起波濤,名韁利鎖不能逃,這塵緣怎消?”《警世通言·金令史美婢酬秀童》:“原是天上 茍元帥 ,塵緣已滿,眾將請他上天歸班,非擊死也?!?清 姚鼐 《徐半山桂》詩:“已將僧祴謝塵緣,猶有深情拜杜鵑?!薄度嗣裎膶W(xué)》1979年第5期:“這么說來,老先生是情愿斬斷塵緣,皈依我佛的了?!?/p>
歸路
歸路 (guīlù) 歸途;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(yuǎn),終于迷失了歸路颼飗
(1).象聲詞。風(fēng)雨聲。 明 湯式 《小桃紅·姚江夜泊》曲:“江風(fēng)吹雨響颼飀,寒滲青衫透?!?清 華文裕 《渡江云》詞:“颼飀幾絲風(fēng)雨,密密疎疎,做晚涼時候。”
(2).風(fēng)凜冽貌。 唐 李頎 《聽安萬善吹觱篥歌》:“枯桑老柏寒颼飀,九雛鳴鳳亂啾啾?!?宋 王安石 《杜甫畫像》詩:“寧令吾廬獨破受凍死,不忍四海赤子寒颼飀?!?/p>
(3).指寒氣,寒風(fēng)。 唐 戴公懷 《奉郎中游仙山四瀑泉兼寄李吏部包秘監(jiān)趙婺州齊處州》詩:“叢崖散滴瀝,近谷藏颼飀?!?宋 陸游 《夜坐庭中達(dá)旦》詩:“足倦獨行驚踸踔,髮稀久坐怯颼飀。”
(4).衰敗貌。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韻》:“只憐心浩蕩,不管鬢颼飀?!?/p>
李得之名句,題九龍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