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祠真館閟山隈,形勢相高對越臺
出自宋代秦觀《游龍瑞官次程公韻》:
靈祠真館閟山隈,形勢相高對越臺。
莓徑翠依屏上轉(zhuǎn),藕花紅繞監(jiān)中開。
鶴銜寶箭排煙去,龍護金書帶雨來。
夾道萬星攢騎火,滿城爭看使君回。
注釋參考
靈祠
神祠,神社。 唐 李商隱 《賽古欖神文》:“惟神爰因碩果,遂啟靈祠?!?宋 蘇軾 《秋賽》詩之一:“惟神聰明,為民依庇,宜秩典祀,欽奉靈祠。” 劉師培 《文說·宗騷篇》:“孔蓋翠旄,遺制仍沿皇舞;龍?zhí)秘愱I,巨觀半屬靈祠?!?/p>
真館
指宮觀,神祠。 宋 陸游 《賀臺州曾直閣啟》:“比由真館之宴閒,起奉外臺之委寄。” 宋 陸游 《賀謝提舉啟》:“自去清班,久安真館?!?/p>
山隈
山的彎曲處。 晉 潘岳 《楊仲武誄》:“朝濟 洛川 ,夕次山隈?!?宋 歐陽修 《永州萬石亭》詩:“作詩示同好,為我銘山隈。” 清 洪亮吉 《夜宿茅山元符宮下飲石壇作》詩:“樹杪下石壇,山隈面平麓?!?/p>
形勢
形勢 (xíngshì) 在其周圍環(huán)境中所處的情形或在一定時間內(nèi)各種情形的相對的或綜合的境況 situation;circumstance;condition;state of affairs越臺
(1).指 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登眺之所。故址在今 浙江 紹興 種山 。 唐 李白 《送友人尋越中山水》詩:“東海橫 秦望 ,西陵遶 越臺 ?!?王琦 注:“《述異記》: 勾踐 延四方之士,作臺於外而館之。今 會稽山 有 越王臺 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跋唐伯玉奏稿》詞:“賴有 越臺 堪眺望:那中原,莫已平安否?” 清 黃宗羲 《萬悔庵墓志銘》:“ 越臺 風(fēng)青, 商山 芝紫。”參見“ 越王臺 ”。
(2).指 漢 時 南越王 趙佗 所建之臺。故址在今 廣東 廣州 越秀山 。 宋 楊萬里 《明發(fā)青塘蘆包》詩:“回望 越臺 煙雨外,萬峰盡處 五羊城 ?!眳⒁姟?越王臺 ”。
秦觀名句,游龍瑞官次程公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