揖讓期明辟,謳歌且順人。
出自唐朝陳子昂《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(yīng)制》
大君忘自我,應(yīng)運居紫宸。揖讓期明辟,謳歌且順人。
軒宮帝圖盛,皇極禮容申。南面朝萬國,東堂會百神。
云陛旂常滿,天庭玉帛陳。鐘石和睿思,雷雨被深仁。
承平信娛樂,王業(yè)本艱辛。愿罷瑤池宴,來觀農(nóng)扈春。
卑宮昭夏德,尊老睦堯親。微臣敢拜手,歌舞頌維新。
注釋參考
揖讓
(1).賓主相見的禮儀。《周禮·秋官·司儀》:“司儀掌九儀之賔客擯相之禮,以詔儀容、辭令、揖讓之節(jié)?!薄蹲髠鳌ふ压迥辍罚骸?子大叔 見 趙簡子 , 簡子 問揖讓、周旋之禮焉,對曰:‘是儀也,非禮也?!?漢 劉向 《說苑·君道》:“今王將東面,目指氣使以求臣,則廝役之材至矣;南面聽朝,不失揖讓之禮以求臣,則人臣之材至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審舉》:“燎火及室,不奔走灌注,而揖讓盤旋,吾未見焚之自息也。”
(2).指禮樂文德?!稘h書·禮樂志》:“揖讓而天下治者,禮樂之謂也?!眳⒁姟?三揖三讓 ”。
(3).禪讓。讓位于賢?!俄n非子·八說》:“古者人寡而相親,物多而輕利易讓,故有揖讓而傳天下者……當大爭之世而循揖讓之軌,非圣人之治也?!薄赌淆R書·劉祥傳》:“故揖讓之禮,行乎 堯 舜 之朝,干戈之功,盛於 殷 周 之世?!?徐特立 《關(guān)于研究歷史的幾個重要問題》:“由 堯 舜 揖讓進到 禹 傳子,是歷史發(fā)展一個必然階段。”
明辟
(1).明君?!稌ぢ逭a》:“朕復(fù)子明辟?!?蔡沉 集傳:“明辟者,明君之謂。”《北史·隋越王侗傳》:“今海內(nèi)未定,須得長君,待四方乂安,復(fù)子明辟。” 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收京》:“就軍前瞻天仰圣,共尊明辟?!?/p>
(2).謂還政于君?!逗鬂h書·皇后紀上·和熹鄧皇后紀論》:“ 鄧后 稱制終身,號令自出,術(shù)謝前政之良,身闕明辟之義?!薄逗鬂h書·杜根欒巴等傳贊》:“ 鄧 ( 鄧太后 )不明辟, 梁 ( 梁太后 )不損陵。慊慊 欒 杜 ,諷辭以興?!?/p>
明法,嚴明法律?!犊鬃蛹艺Z·刑政》:“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獄。”
謳歌
謳歌 (ōugē) 歌頌;用歌唱、言辭等贊美 sing in praise 盡情謳歌順人
順從民心?!俄n非子·用人》:“聞古之善用人者,必循天順人而明賞罰。循天則用力寡而功立,順人則刑罰省而令行。”《后漢書·章帝紀》:“俗知順人,莫知順天?!?唐 權(quán)德輿 《仲秋朝拜昭陵》詩:“撫運斯順人,救焚非逐鹿。”
陳子昂名句,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孟連同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