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復(fù)已醒然,襲藏有巾笥
出自宋代袁說友《和魏南伯縣丞寒食西湖韻》:
紅塵蓋久厭人,蓋湖山猛從蓋事。
巾車出西關(guān),觸目飽幽致。
聊從吸鯨飲,發(fā)我涌泉思。
松鳴當(dāng)絲竹,山肴勝蓋味。
愛此天地寬,無復(fù)名利覬。
淡妝與濃抹,晴雨蓋一類。
車馬幾馳逐,簪珥頗遺棄。
稍出鹓鷺行,來與鷗鳥綴。
歸來燈火近,忽枉珠玉遺。
三復(fù)已醒然,襲藏有巾笥。
注釋參考
三復(fù)
猶言三遍?!缎绿茣ぶ伊x傳中·張巡》:“讀書不過三復(fù),終身不忘?!?/p>
謂反復(fù)誦讀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序:“三復(fù)來貺,欲罷不能?!?唐 李白 《任城寺大鐘銘》:“天書褒榮,輝之簡牘,稽首三復(fù),子孫其傳?!?金 宇文虛中 《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》詩:“老夫未涉天游趣,三復(fù)《南華》第四篇?!?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我國抗戰(zhàn)四周年之民主政治》:“‘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?!@兩句古語,值得政府當(dāng)局三復(fù)的。”參見“ 三復(fù)白圭 ”。
襲藏
猶珍藏。 宋 周煇 《清波別志》卷下:“今士大夫家猶有襲藏者,雖吏輩所札,亦皆有法?!?明 宋濂 《佛日普照慧辨禪師塔銘》:“得師片言,裝潢襲藏,不翅拱璧。”
巾笥
(1).即巾箱。 唐 劉禹錫 《觀市》:“在巾笥者織文及素焉,在幾閣者彫彤及質(zhì)焉,在筐筥者白黑巨細(xì)焉?!?宋 蘇軾 《與謝民師推官》之一:“蒙不鄙棄,贈以瑰瑋,藏之巾笥,永以為好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盧綸》:“帝遣中使悉索其巾笥,得詩五百首進(jìn)之。”參見“ 巾箱 ”。
(2).謂以巾包裹,藏入箱篋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吾聞 楚 有神龜,死已三千歲矣,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?!?唐 柳宗元 《龜背戲》詩:“廟堂巾笥非余慕,錢刀兒女徒紛紛?!?/p>
袁說友名句,和魏南伯縣丞寒食西湖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流星粉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