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驃國樂》
驃國樂,驃國樂,出自大海西南角。雍羌之子舒難陀,
來獻南音奉正朔。德宗立仗御紫庭,黈纊不塞為爾聽。
玉螺一吹椎髻聳,銅鼓一擊文身踴。珠纓炫轉(zhuǎn)星宿搖,
花鬘斗藪龍蛇動。曲終王子啟圣人,臣父愿為唐外臣。
左右歡呼何翕習,至尊德廣之所及。須臾百辟詣閣門,
俯伏拜表賀至尊。伏見驃人獻新樂,請書國史傳子孫。
時有擊壤老農(nóng)父,暗測君心閑獨語。聞君政化甚圣明,
欲感人心致太平。感人在近不在遠,太平由實非由聲。
觀身理國國可濟,君如心兮民如體。體生疾苦心憯凄,
民得和平君愷悌。貞元之民若未安,驃樂雖聞君不嘆。
貞元之民茍無病,驃樂不來君亦圣。驃樂驃樂徒喧喧,
不如聞此芻蕘言。
注釋參考
玉螺
(1).海螺的美稱。常用作吹奏的樂器。 唐 白居易 《驃國樂》詩:“玉螺一吹椎髻聳,銅鼓千擊文身踴。” 清 汪懋麟 《銅鼓歌為樹百給事作》:“龍師慘澹直千鎰,驃國不得跨玉螺?!弊宰ⅲ骸?貞元 中, 驃國 進樂有玉螺銅鼓。”
(2).指女子螺髻。 元 王舉之 《水仙子·春日即事》曲:“兔毫香墨閑工課。飲瓊漿,捲玉螺。柳絲長,忙煞鶯梭。”
椎髻
亦作“ 椎結(jié) ”。1.一撮之髻,其形如椎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?程鄭 , 山東 遷虜也,亦冶鑄,賈椎髻之民,富埒 卓氏 ,俱居 臨邛 ?!薄稘h書·李陵傳》:“兩人皆胡服椎結(jié)?!?顏師古 注:“結(jié)讀曰髻,一撮之髻,其形如椎。”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婆羅痆斯國》:“或斷髮,或椎髻,露形無服,涂身以灰,精勤苦行,求出生死?!?郭沫若 《女神·湘累》:“老翁一人,銀發(fā)椎髻,白須髯,袒上身。”借指椎髻之人或其所居之區(qū)。 唐 李咸用 《和吳處士題村叟壁》:“椎髻擔餔餉,龐眉識稔年。” 宋 梅堯臣 《送廣西提刑潘比部》詩:“ 桂林 地險通椎髻, 陽朔 峯奇削劍鋩?!?清 夏燮 《中西紀事·五口釁端》:“竊懼東南異日之憂,不在長毛,而在椎髻也?!?/p>
(2). 漢 梁鴻 妻 孟光 “椎髻,著布衣”,愿與“梁鴻”俱隱。后遂以“椎髻”形容為妻賢良,衣飾簡樸,與夫共志。 明 吳從先 《金小品傳》:“澹泊以明得意,即椎髻而前,守約以示無求?!?清 唐孫華 《遣家人迎內(nèi)入都》詩:“啼妝應損當年面,椎髻須留見在身?!?王闿運 《蔡夫人墓志銘》:“ 姜生 游學,婦織姑炊,割彼私孌,坐駛芳時,椎髻偕隱?!眳⒁姟?椎布 ”。
銅鼓
銅鼓 (tónggǔ) 中國古代南方一些少數(shù)民族所使用的樂器,由用作炊具的銅釜發(fā)展而成,用銅鑄造。也指銅制軍鼓 bronze drum文身
文身 (wénshēn) 在人的皮膚上刺繪出有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tattoo 斷發(fā)文身白居易名句,驃國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