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蘺老已盡,況復(fù)芳蘭蓀
出自宋代黃銖《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》:
故人已別,出擁朱轅轓。
昨嘗枉札素,謂言尋里門。
云胡不踐諾,使我心煩冤。
天門深九重,叫閽聞有言。
狺狺猛犬吠,噎噎黃霾昏。
何由一褰開,豁然見乾坤。
沈憂諒難寤,掩默孰與論。
秋風(fēng)吹層波,落葉何翩翩。
林端月照夜,谷口云迷村。
誰同紫芝友,桂枝誰攀援。
江蘺老已盡,況復(fù)芳蘭蓀。
應(yīng)當(dāng)虎符巒,煢煢勞夢魂。
注釋參考
江蘺
(1).見“ 江離 ”。
(2).紅藻的一種。藻體深褐色或暗紅色,細(xì)圓柱狀,有不規(guī)則的分枝。生在海灣淺水中??商崛…偰z,供食用及作工業(yè)原料用。也叫“龍須菜”。
況復(fù)
亦作“況復(fù)”。1.更加;加上。 隋煬帝 《白馬篇》:“本持身許國,況復(fù)武功彰。” 唐 杜甫 《寄杜位》詩:“干戈況復(fù)塵隨眼,鬢髮還應(yīng)雪滿頭。” 明 梁辰魚 《于虎丘殿階遇張?jiān)氯荨非骸把鄄M,況復(fù)香肩偷憑?!?/p>
(2).何況,況且?!蛾悤そ倐鳌罚骸皼r復(fù)才未半古,尸素若茲。” 唐 馬總 《意林·傅子》:“蜘蛛作羅,蜂之作窠,其巧亦妙矣,況復(fù)人乎?” 唐 劉駕 《寄遠(yuǎn)》詩:“得書喜猶甚,況復(fù)見君時?!?/p>
(3).仿佛,好像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三四:“呼之迴面視,況復(fù)不相識?!?/p>
芳蘭
蘭花。古人常以喻君子。 晉 陸機(jī) 《擬涉江采芙蓉》詩:“上山采瓊蘂,穹谷饒芳蘭?!?晉 袁宏 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思樹芳蘭,剪除荊棘?!?南朝 梁 沉約 《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》:“我有芳蘭,民胥攸詠?!?宋 柳永 《秋蕊香》詞:“留不得光陰催促,奈芳蘭歇,好花謝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水仙花賦》:“時則艷雪鋪巒,懿芳蘭其未蕊;玄冰薦月,感雅蒜而先花。”
黃銖名句,寄南康使君仲晦五十二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馬上來電